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去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又红了一次。身边不少朋友守着电视看,或在网络看,讨论的不亦乐乎。
钟汉良确实是众人眼中的小太阳,他把男主角演绎的入木三分、印象深刻。反观唐嫣演绎的女主角,除了傻白甜,女主眼里带有的灵气和大学生气息,她都没有表现出来。
其实我对原著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不怎么热衷,反而会觉得拍摄出来的影视效果会破坏原著的氛围和滋味。毕竟,原著能够赋予我们读者对小说人物情节等等一切的想象力,电视剧却多少固定化了场景,缺少了灵气。
我看的小说不太多,也不在这里讨论原著与改编影视剧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我只想说说我看《何以》的感受与体会,毕竟无论小说还是改编的电视剧,在言情的世界里,确实不错。
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小说,是在09年的年末。然后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籍,就被情节吸引。
世界真有如此曼妙唯美的爱情吗?跨越七年的时光,经历重重考验,开始虐心的让人心疼的相遇,后来甜蜜到相濡以沫的结局。《何以》里头执着的爱情终于圆满。
七年的等待,何以琛是怎样熬过来的?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他,不愿意将就。那时候的赵默笙呢?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语言的不通,陌生的环境,无处不在的歧视,一个华人女孩身处美国,也是不容易的吧。
其实,她也坚守着自己的心,曾经在应晖开发的搜索引擎中去搜索何以琛的名字,曾经无数个失眠夜里想起的以琛,同时也心心念念的以琛,也是伤她落泪的以琛,七年前的误会,两地的隔离,到底是谁的错呢。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何以琛,c大法学院的大才子,英伦不凡,高大挺拔,眼神透着冷漠,自信又沉着。因年少失去父母的变故,寄居在父母朋友的门下,他优秀,他高冷,他清傲,却没想到栽在了一个小丫头手上。
十岁失去父母的痛楚,造成了以琛冷漠清傲的性子,总给人一副拒人于千里的态度,所以尽管有不少少女追求,但总激不起他心湖的涟漪。可是,遇到那个拿着相机偷拍他的她,那个总是穿着格子毛衫一副学生打扮的她,那个一脸笑意望着他笑的她,以琛心动了。
他说,默笙是他在那段灰暗时期的一缕阳光,是他想要拒绝也拒绝不了的阳光。他对默笙说,you are my sunshine 。
这是多么深情的一幕,如果哪天也有人这么深情对你说着情话,你也会心动的,对吧。
如果没有彼此的坚守与坚持,我无法相信他们还会有甜蜜的爱情。如果当年他们在大学能够早日告白,解除彼此之间的误会,还会不会有后来让我们感动的故事。如果失守了自己的心,等待就不会继续存在了吧。
等待与时间无关,他只是一个习惯,而他却无法抑制。
这些年,从来不敢想象有那么一天,她又是这样触手可及,一伸手,一低头,默笙就完全属于他。
在那些漫长等待的夜,他总认为她有天自己会回来,抑或自己打算出国去寻她。曾经以琛问默笙,如果有天你弄丢了怎么办?默笙说会站在一个显眼的地方,让以琛找到。
七年里,以琛上法制节目,不就是想着哪天默笙能看到,然后让她找到。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看到这,泪湿眼底。
而那句经典名句“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通过钟汉良深情的演绎,被多少痴男痴女奉为对待爱情择偶观的信条,似乎在爱情里都不将就,成为了流行语。如此可见,此书魅力多大啊。
顾漫真够“无情的”,可以让我们心疼的哭,也可以让我们感动的笑。可以让我们笑中带着泪水,也可以让我们慢慢的坚定地在坑里头蹲着。
有人说,温馨不够,因为那比温馨更有穿透力。有人说,热烈不够,那比热烈要缠绵。也有人说,浪漫也不够啊,因为它是如此的真实。
那种带一点蛮横的温柔,故作冷漠的刻骨相思,满不在乎中流露的丝丝体贴,那样的男子,是梦中最美的爱情也比不上的。
于是,大家忍不住感慨:千年修得李大仁,万年修得陆励成,亿年修得何以琛。
我希望世界上有这样的男子,深情隐忍,刻骨相思,执着坚守。
我希望世界上同样也有那样的女子,坚守爱情,保持本心,矢志不渝。
两者不背道而驰,不背叛爱情。唇齿相依,齐头并进。
《何以》呈现的爱情,温馨热烈,浪漫真实。而这个如此缺爱的世界,能有吗?
于是自己拙劣地为它胡编了一首小诗:
烂漫的故事,浪漫的回忆
极美的画面不及你的好的万分之一
碧蓝的烟霞,清澈的湖水
怎么瓢起你清晰灵秀的眼睛
澄澈的蓝天,迢迢的大海
姑娘的秀发渐欲迷人眼
灵妙的身躯,顽皮的笑意
那美丽的小姑娘儿成了最美的景
幼嫩的脸蛋,月牙弯弯的眉
小姑娘的脸颊红彤彤地美
洁白的沙丘,滔滔的碧浪
打在姑娘白净的小脚丫呀映成篱笆似的脚印
若水三千瓢一饮,却不及你羞怯的笑意。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以此致心目中的《何以》。但愿,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