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看标题就会问,今天是父亲节,不应该是孩子给父亲礼物吗?
只能说,你太不了解做父母的了,无论是父亲节、母亲节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父母内心深处从来都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他们总在想,怎么才能把力所能及的全部留给孩子。
这就是父母的伟大!
然而,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懂。
父母希望得到最好的礼物是:你长大成人后,能衣食无忧。
那么,孩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说一件真人真事: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数学单元检测公布成绩,我考了92分,同桌学习委员考了98.5分,当时我觉得只要成绩在90分以上就行了,因为我的父母告诉我,90分与100分水平差不了多少的。
令我惊讶的是,同桌看见考试卷子的成绩,哭成了泪人。
我上前关心的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问了半天她哭腔的说:我没有考100分。
当时我的想法是,98.5分还低?她父母是不是对她很严厉,因为没有考100会打她,所以把她吓哭了?
我没好意思问她,但这个问题却一直在我心里,直到6年级毕业,她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一中,毕业联欢会上,我问她哭的那件事。
幸好她还记得,然而她说的话,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爸妈从来不会因为学习打我,第二天是我妈的生日,我答应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我的爸妈就希望我能读好书,所以,我就想用100分来当做礼物,可是那次我没考到。”
两年多的疑团终于解开了,而她的答案让我觉得自己与她相比太不懂事,甚至觉得羞愧。
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意识到那些。
每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光干说干想成龙成凤,不付出辛苦,怎么可能实现呢?
对于学生来说,父亲节、母亲节,这些都是每年只有一次,而且恰巧是将要期末考试的时候。
作为学生,你能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良好的学习成绩,这也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会很欣慰,因为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你的分数,更是你光明的未来。他们因此而高兴。
有人会问了,学习成绩真的这么重要吗?干什么都能活着。
是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但是,我能告诉你的是,学习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而且这是一种捷径。
用事实说话:
BBC拍摄的《人生七年》,这部耗费半个世纪取材、拍摄、制作的纪录片,通过跟踪记录来自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最终结果证明了,出身就基本上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阶层的壁垒没想到却如此坚固。
面对这令人无奈与沮丧的结果,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是,人们说,“我们要奋斗!我们要拼搏!我们要改变命运!”
是的,没错,但是,我们要如何拼搏、努力、改变?
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在那么多分岔路口面前,我们又如何分辨、选择出正确通往罗马的道路?
我一直强调,看问题一定要找出本质,不然,最终只会误入歧途。
就像那个问题,阶层真的就难于跨越了吗?
当然不是,《人生七年》纪录片中,有一个叫Nick的男孩,他就从底层跨越到了中产阶级,他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
读小学--读中学--读高中--读牛津大学--威斯康辛迪逊大学教书。
不难看出,他是典型通过学习这条路改变命运的,而这也是千千万万学生所在的轨道。机会难得,千万别落下!
BBC《人生七年》总结出结论:上层社会的家庭最大特点就是,极度重视教育!
他们除了给了孩子眼界、格局和人脉外,还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最好的证明是,富家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鲁所说的话:“人无法确定能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是的,这是关键,现在很多父母恨不得给孩子攒下金山银山,好让孩子以后生活衣食无忧,我想说的是,时代不同,消费方式和理念也会不一样,您给孩子攒下再多的存款、房子,当他长大后可能一天就花完了。
说两个现实:
现在孩子玩游戏,一百、两百的往手机游戏里充钱,家长是不会理解的,这些破游戏还要花钱?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占了大多数,您问问孩子,班级里有没有玩游戏充钱的就知道了。
再说一个例子,想必知道一九八几年受到全国吹捧的万元户吧,那时候有的人还说:“如果能有一万元,一辈子都花不完了。”可是现在呢,一万元够花多久的?这才多少年,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化,有的变得越来越廉价,而有的变得越来越贵重,而知识就是越来越贵重。
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在每个时代都极为重要的,而且越来越明显。
换句话说,没有知识的情况今后会越来越难。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有限的时间更好的学到知识,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最后,向广大的孩子们说一句:在父母节日的是时候,你给父母的一句问候、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固然能表达你的懂事和感恩之情,更希望你能放下手机,写会儿作业、看一会儿书,或者至少少玩一会游戏做些家务,你这样的牺牲,能让父母更为感动。
因为,父母从来都不需要你的付出,只希望你长大过得越来越好。
今天父亲节,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道一声: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