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工作,就决定了你讲接触到什么样的人;你选择进什么样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有一个关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段子,很好的佐证了选择的重要性:
有一天,克林顿带着希拉里去加油站加油,刚好碰到一个正在工作的初中同学,那名初中男同学曾经追求过希拉里,但被希拉里拒绝了,克林顿得意的跟希拉里说:“如果你当时跟了他,你就成了加油站工人的老婆”。希拉里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不,或许我可以让他成为总统”。
这当然是只是网友编的段子,但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能力应该是我们每天都必须锻炼的元认知能力,但应该如何锻炼这种能力,首先得有耐心,一点点来,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但也是有方法的。
1:收集选择题: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选择题,小一点的比如说:中午吃什么菜,买什么样的衣服,周末去哪里过,看什么样的书,大一点的比如说:选择什么样的创业伙伴,毕业后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要不要跳槽、要不要转行等等。
2:为每个选择题添加条件,条件只有必要和非必要两种选择,如果有必要,根据重要程度为必要条件打分,如果非必要,果断的删除。
例如:去年,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放弃跨界电商、离开老家,转行去杭州学习编程呢?我为自己罗列了以下几个条件
1:编程是不是成长率极高的专业——当然是
2:杭州是不是比老家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是
当然,我也考虑到其他非必要条件
1:大城市生活压力大:
2:我年纪偏大,又是文科生,相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学习编程,我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3:转行去一个新领域风险太大
但跟前面两个必要条件相比,那些非必要条件不值一提。
3:给自己预留反悔的时间:对于人生大事,即使你已经下定决心,也务必给自己多留些反悔的时间,因为选择是有成本的,尤其当你资产不多时,每一次选择都是在消耗资产,如果因为没有想清楚,草率地做了选择,于是,还没有赚回本钱就早早放弃,那真是极大的浪费。
“要不要转行去杭州学编程”,对于这件事,前三天我就已经打定主意——这东西值得学,不过,还是经过了将近半个月才最终敲定下来。
选择这事情非常重要,而且只能自己来,别人说得再好,那也只是建议,最后敲定主意的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