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也跟风去读加缪的《鼠疫》,觉得还不如把出版年份改成未知好了,因为每个时代好像都适用一点。里面有句话还写道“灾难初起的时候,习惯还未丧失,等到灾难结束时,习惯又已经恢复了。只有在灾难最严重的时候,大家才事实求是 ,也就是保持沉默。等着瞧吧。”感觉像预言似的语言,放在自己身上用现代化语言解释就是:刚放寒假的时候会发个朋友圈,中间很长一段时间不发,等某一天忽然又想发了。
在《围城》里方鸿渐说过“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因为一向不爱听人家发牢骚,料想人家也未必爱听自己的牢骚,留心管制,像狗戴了嘴罩,谈话都不痛快。”思考自身环境,从高中开始身边大多人也都没有怎么发负能量的话了。所以说王小波有一本叫做“沉默的大多数”的书,浮在水面上的终究是冰山一角。当看到网络上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时,若自己也意气风发,不免还会有惺惺相惜之感,说不定还会交流甚佳成为朋友;而倘若正好几日有缠绵未尽之意郁结心中,看到后倒对自己徒增一些莫名的恨意了。而这正就是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这种幸存者偏差有时会伤害自己于无声。有不止一个学者或是明星说过,社交软件终有一天自己不会再使用。这种观点以现在自己的阅历还无法完全领会,但想必也是很有道理的。像前几日学校要求交社会实践的文档了,群里发了一份已交人员的名单,我放眼看去,大家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两天,这时,有一种莫名的温暖涌上心头,可能这也能被叫做“合群”品质一样看待。这其实也是社交软件中很难被挖掘出来的优点,其实沉默的大家都差不多,关键是不那么直接就能被发现。
在看其他人文章的时候,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觉得也不过虚话满篇,作空头文章,趁早屏蔽在网络上老死不相往来为好;第二种是觉得还挺有道理,不过某些观点还待斟酌,但他就是这样的人,我早看出来了。第三种是先关注人再关注文章,看到他发朋友圈了就点进来看看,觉得这文章似乎不是他写的吧,怎么会和印象中相差甚远,便思考起文章外的事来。。。
三种人其实和作者又是一种人。在冷静之时,人人都是大哲学家,可以优雅地品味生活,在失态的时候才看得出一个人的真性情。第一种人在开怀之时自然那么想,在某一天对生活的不满叠加到了一个阈值,便也化身为了作者,大写特写,成为“空头文章”的发表者。第二种人觉得自己看人独有眼光,没想到也是和作者有相似点的人。一个作者若是觉得自己看人不准,别人的观点全是正确,那么自己还写那么多作甚呢?第三种人或许是作者的影子,一个人如果被别人全看穿了,也难免不快;若是完全看不懂,那么也深感孤独寂寞。于是下笔写文,一来真的有想法要写,二来为了和第三种人交流谈话,精神也得到了满足。
看《围城》小说的时候,难免觉得其中人物优点和缺点全被自己看尽,都不那么豁达完美;但寒假补了电视剧,一路看下来竟觉得都是可爱之人了。可能这就是网络喷子的一小部分原因:一个虚拟的人物变成现实中的人,你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人,那么很多东西就可以理解了。
补鼠疫中的一段,感觉读来还是很有趣的
“处于这种极度孤寂的境地,最终谁也不指望邻居来相助,每人都独守自己的忧虑。我们当中如果偶然有人想交交心,或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那么对方无论如何回应,大多时候总要伤害他。于是他发觉对方和他所讲的风马牛不相及。他所表达的,确是他多日思虑和苦楚的由衷之言,他想要传递的形象,也是在等待和情欲之火上长时间炖出来的。对方则相反,想象这是一种常见的激情、市场上叫卖的痛苦、系列化的忧伤。对方不管出于善意还是恶意,应答的话总是显得虚假,这样的交谈还是放弃为好。或者,至少那些忍受得了沉默的人应该如此,而其他人,既然找不到真正的心灵语言,他们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采纳市场的语言,说话也模仿那些老生常谈,模仿那种普通关系和社会新闻的风格,差不多就是每天新闻了。”
整本书全看懂还不行,不然也是存在主义大师了。但不懂也挺好,能看着围城拍大腿直笑总比感觉针芒在背,家里被钱老装了摄像头好一点。。。
朋友圈好久没更新了,随便写写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