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你学习学累了,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呢?是奖励自己一块好吃的甜品,还是看一部有趣的电影?或是听一首能摄人心魄的歌,还是打一把有趣的游戏呢?
阳明先生给出的意见是:当你觉得四周非常的吵的话,就去冥想静坐;当你觉得不想看懒得看书的时候,就干脆直接去看书。这也是根据你的情况,来对症下药。但是为什么阳明先生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呢?当我觉得四周非常吵闹的时候,我一定会想方设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跟着一起大喊大叫,大吵大闹。而当我不想学习看书的时候,我也绝不会像阳明先生那样,懒得看书就逼迫自己看书,我会玩一会游戏或者看会电视,没准会跑到外边玩一会,以这种方式来放松自己,只是对于外在的,这只是满足了自己的私欲,而并没有对自己的内心有着任何的升华,甚至连意义都没有,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自己累的时候,做一些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来放松自己呢?我认为虽然做这些世俗的东西,并不会对自己的内心,有着任何的影响,但是起码我们能感到快乐,可以让自己感到放松,来保证之后更好的读书学习。而像阳明那样的一直学习,反而会起到反噬的作用。
在我们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你是会虚心的坦诚待人,还是会像一个自大狂一样,觉得自己任何事都比朋友厉害。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谦虚,地对待朋友,也不能过于谦虚,就像朋友想让你讲一道题,而你却在吹捧朋友,说你比我厉害,我在某些各方面还不如你,还是你自己来求吧之类的话。那么这就不叫谦虚了,这叫虚伪。想要做到谦虚,我们要做到四勿,勿意(主观臆断)、勿必(刚愎自用)、勿固(固执己见)、勿我(自我中心)。避免了这四点,你就基本可以做到谦虚了。
孟源有自以为是、爱慕名声的毛病,阳明先生屡次责备他。一日,警戒责备刚刚结束,有一位学友自己讲述近日工夫,请求先生教正,孟源从旁说道:“你这正好达到了我以前的学识水准。”阳明先生说:“你的毛病又发了。”孟源的面色都变了,打算着要有所辩解。阳明先生说:“你的毛病又发了。”因此训喻他说:“这是你一生的大病根。譬如方圆一丈之地,种着这样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壤的肥力,只能够滋养得这个大树根,四周纵然要种植一些五谷,但上面被这大树的枝叶遮盖,下面被这大树的树根盘结,怎么能生长得成?必须砍伐除去这棵大树,连纤细的根须都不能留下,才可以种植五谷。不然,任凭你怎么耕耘培壅,也只是滋养到这个树根。”我认为这个孟源跟我很像,平常在武老师指责我的错误的时候,我也总是会像孟源一样,总是想着辩解自己的错误。而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应该尽快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这样不仅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还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好处。这是每个人的病根,当我们想要铲除这个病根的时候,之前都是要追求外在的东西,而这样一味追求自己的名声,就是空无一事的,并没有对自己有着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及时的改正自己的过错上,而不是将精力都用在如何为自己辩解错误上。当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做错了,并且可以加以改正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几乎是找到自己的本心了。
向着自己的本心多加追求,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先贤那样那么好,但是起码你对本心有了一定的追求,这便是本心,便能找到自己的病根,并且移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