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子慢慢活成自己

       偶然翻到儿子幼时的绘本,看到他在一些页面上画的歪歪扭扭的图案,突然想起这些年他从蹒跚学步的小不点,长成如今会跟我聊心事的少年,那些关于陪伴、期许与守护的片段,像散落的星光,拼凑出他的成长轨迹。于是想写下这些文字,不为记录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为留住我们与他同行的每一份温暖。

                                         我们的教育底色:不设限,留松弛

       回望儿子从婴孩到少年的十余年,他的成长始终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稳步前行,这份顺遂的核心,是我们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不做“焦虑型父母”。

       我们从没有对他抱有超出能力范围的高期待,既没有围着他打转、事无巨细包办生活与学习,更没有让他辗转于各类培训班,在密集的学习中丢失喘息的时间。我始终坚信,成长需要“空白期”:那些不受规划、不被管控的自主时间,能让他更从容地探索自我,反而比填鸭式安排更利于长远发展。每周我们会给足他玩游戏的时间,只要遵守约定,便不刻意干涉,这是他放松放空的出口,也是他生活应有的色彩。

                                            我们的陪伴默契:父与母,共守护

      在陪伴这件事上,我和他爸爸有着天然的默契,虽分工不同,却都倾注了满心心力。

      因为工作的原因,爸爸陪伴儿子的时间比我更长,也留下了许多温暖的成长印记。幼时的每晚,他从不会敷衍地“念故事”,而是会拿着绘本和儿子坐在床头,读绘本故事,指着图画里的细节问各种问题。遇到儿子感兴趣的情节,还会停下来一起畅想一下,编后续故事。等儿子大些,热爱运动的他又成了儿子“专属运动搭子”,周末空闲时间,总会拉着儿子在学校操场打篮球、乒乓球等。儿子天生运动系统并不发达,有时都有些手脚不协调,可就是这样长久的陪伴,让儿子从拍球都不稳,运球基本不会,练到能在球场上和同学打配合,甚至深深热爱上了运动,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陪伴的时间虽不及爸爸,但从不愿缺席儿子成长的关键节点。像每次考试前后,儿子给我电话,我都会耐心倾听他短暂的电话交流,哪怕内容琐碎、语无伦次。他考完回家,也会第一时间到我办公室,我会笑着递上零食与水,听他絮叨“数学最后一道题直解了第一步”。从小到大,我从来不盯着他写作业,而是在旁边看书,或者忙自己的工作,偶尔他抬头问“妈妈这个词什么意思”“这篇作文怎么写”,我们就凑在一起查词典、聊写法。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是我想让他感受到的:妈妈永远是他愿意分享、可以依赖的人。

                                           我们的成长期许:愿他活成自己的模样

      作为父母,我们对儿子的期许从不是“站在顶端”,而是“成为自己”。

      我常跟他说:“其他都不重要,只要做到善良与努力,你的人生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他也用行动悄悄回应着这份期许。有次他爸爸生病,他会主动送水递药,表达关心。看到我们生病难受,他会心痛,有时担忧到流泪。和同学相处,他很少发生冲突,而且对于朋友也多有包容,对深交的朋友特别珍惜。如今的他,学习稳定、自律自主,更难得的是始终保持着这份温暖善良的底色,这正是我们最珍视的“成长答卷”。

       我因老师的身份,能更理性地看待他的不足,比如他偶尔会拖延写作业,我不会急着批评,而是和他一起约定,完成后允许他看半小时电视。他爸爸本就随性,比我更不会设下过高期待,却在陪伴上从不吝啬时间,就连儿子青春期偶尔闹点小脾气,他也会等儿子情绪平复了再慢慢聊。我们从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唯一的期盼,是他未来能健康、快乐,人生少些波折。

                                           我们的永恒承诺:做后盾,永相伴

         我们深知,孩子的成长需要底气,而我们愿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未来,即便他不能像优秀的同龄人那样站在顶端,我们也满心接纳——只要他健康、善良、努力、温暖,就已是我作为母亲最骄傲的事,也是这些年陪伴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我们会一直站在他身后,做他疲惫时的港湾、迷茫时的底气:他考试失利时,我们会递上纸巾说“下次再努力”;他想尝试新事物时,我们会支持他说“大胆去做,爸妈在呢”。只愿他永远记得:爸妈永远是他离不开的依靠,也永远支持他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按自己想要的节奏,去书写属于他的人生。

       写下这些文字时,儿子在家玩着游戏,电脑是我借给他的,一直以来,我们都约定每周放松一个半小时。他也从来不会违约,值得信任。这次考试回家,他想在紧张的学习中找个放松的出口,我选择成全,满口答应。

       原来所谓亲子一场,从不是我们“塑造”他成为什么样子,而是用不疾不徐的爱,陪他慢慢发现自己的样子。未来的路还长,我们依然会带着这份松弛与坚定,做他身后的“摆渡人”,看他带着善良与努力,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热气腾腾的人生。而这些相伴的时光,也终将成为我们彼此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