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为推崇尊老爱幼,圣人理想中的社会也无非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都说家有一老就是有一宝,老人在我们眼中向来都是处于尊敬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老龄化进程愈发加快,原有的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老人的需要,养老供需不一,困难重重。最初选择养老作为实践主题的目的便是如此,想要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说到养老,最好的调研方法就是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作为养老事业的直接受众者,他们的切身感受远比团队成员搜集到的二手资料准确得多。于是,在确定好调研社区后,大家就马不停蹄地赶过去了,听说第二日清晨社区的老人们会有健身活动,更是破天荒地起了一个大早,然而那份最初的调研激情却被一场雾霾冲散了。我们并未看到想象中多位老人晨练的场景,社区的篮球场上空无一人,只剩几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团队成员。那天,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去补觉!
再次来到社区时就比之前顺利得多,在社区居委会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独居的老人家中送年画。老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不大,却是颇为温馨,两人,一屋,可我还是从中读到了寂寥的味道。即使聊天时和我们说到自家儿女是满脸的笑容与幸福。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退伍兵王爷爷,他很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在询问了我们关于学习的一些情况之后,又主动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兵时的故事,言语间充满了激情。也许队伍里的故事他曾说过很多遍,他的儿女对此更是耳熟能详,但是也许是因为年长了,才更想要与他人诉说,才更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一份精神慰藉。
大概是因为自己拥有祖父祖母,所以比他人更能体味到老人们想要子女陪伴在身边的那份心情。因为很多原因,子女不能陪伴在身边,即使养老机构或是社区提供了生理上的帮助,那份心理上对亲情的渴望却永远无法满足。就像我一直无法忘记每次离家时祖母悄悄转过身抹眼泪的场景。老人心里渴望子女留在身边,却又无法说出口,这大概是如今养老服务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之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养老,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是,尊老敬老却是每个人的本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百善孝为先。此次调研活动也许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什么,但是也反映了养老问题上的一个通病--老人的精神需求应该怎样满足。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一次展出活动,或是一次慰问就能彻底解决的。我们更应该多多从父母与子女角度出发,给老人一个含饴弄孙的美好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