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爱 爱国学
❤️ 传统文化每日分享
❤️《庄子》内篇《大宗师》
【原文】
三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1]:“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2];朝彻,而后能见独[3];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4],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5]。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6]。”
【注释】
[1]南伯子葵、女偊(yǔ):均为人名。
[2]朝彻:“朝”指朝阳,“彻”指明彻,这里用早晨太阳初升时的清新明彻,喻指物我皆忘的凝寂空灵的心境。
[3]独:指不受任何事物影响,也不对任何事物有所依待。
[4]杀:灭除,含有摒弃、忘却之意。
[5]撄(yīng):扰乱,撄宁: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保持心境的宁静。
[6]副墨:文字。洛诵:背诵。瞻明:目视明晰。聂许:附耳私语。需役:勤行不怠。於讴:吟咏领会。玄冥:深远虚寂。参寥:高旷寥远。疑始:迷茫而无所本。
【译文】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可是面色还像个小孩,什么原因使你成为这个样子的呢?”
女偊回答:“是因为我得‘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像我这样的可以学习吗?”
女偊回答说:“不!不可以学!你这种人不可以学习。卜梁倚有圣人的才气却没有圣人道,我有道却没有圣人的才气,如果我真想教授他,也许他真的会成为圣人的!即使他成不了圣人,那我把道传告给具有圣人才气的人,也应该很容易吧。所以我还是要坚持讲给他听,也许三天之后他就把天下置之度外了,既然已经把天下置之度外了,我继续坚持下去,七天之后他便能把万物置之度外;既然已经把万物置之度外,我依然继续坚持下去,九天之后他便可将生命置之度外;既然已经把生命置之度外了,才可以明通事理;明通事理后,才能见到卓越高尚的道;见到卓越高尚的道,就能超越古今;能够超越古今,便进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使万物消亡的,它本身不会灭亡;促使万物生长的,它本身不会生长。道对于万物,没有不伴送的,没有不相迎的;没有不毁灭的,没有不成全的,这就叫做‘撄宁’。撄宁,意思就是外界的一切烦心琐事,都不能打破我内心的平静。”
南伯子葵又问:“你是在哪儿听说的呢?”
女偊又回答说:“我是听副墨(文字)的儿子说的,副墨的儿子听洛诵(背诵)的孙子说的,洛诵的孙子听瞻明(目视明晰)说的,瞻明从聂许(附耳私语)那里听到的,聂许又从需役(勤行不怠)那里听到的,需役从於讴(吟咏领会)那里听到的,於讴从玄冥(深远虚寂)那里听到的,玄冥从参寥(高旷寥远)那里听到的,参寥从疑始(迷茫而无所本)那里听到的。”
【实例解读】
成功的秘诀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给学生们上过这样一堂课。
他对学生们说:“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大家,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八成。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日后的另一位哲学大师——柏拉图。
恒心是穿石的水滴,砺剑的磨石,登高的云梯。而惰性和自卑则是恒心的腐蚀剂,它们能使恒心渐渐减弱直至荡然无存。不少人开始干一件工作时,信心很足,劲头很大,可是时间稍长就坚持不下来了,一遇困难便打起了退堂鼓,结果是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根据我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