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别人改变主意,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假如劝说的对象又恰好是领导,是上司,是老板,那就更加考验劝说者的智慧和勇气了!毕竟,一旦尺度和方寸掌握不好,没有达到劝说效果不说,还会影响到自己和老板的关系;更严重的,弄不好还会丢掉饭碗。
如何成功劝说职务地位比你高的上司?让他既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同时又让他不失面子;既改变了他原先的主张,又维护了他的权威和尊严?下面这个故事能给你带来启发。
有个成语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它来源于一个清代的典故: 话说清朝的时候有个姓朱的书生,从小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辛苦地把他抚养大,后来他勤奋努力,终于考上了状元。皇上召见他,一高兴就把他招为东床驸马。又听说他母亲为了把他抚养长大成人,一直含辛茹苦,始终没有改嫁。皇上非常感动,下令给他娘立下一座贞洁牌坊,以示嘉奖。随后,命他回乡省亲,把娘接回京城养老。
没过多久,这朱同学就返回京城,一到金銮大殿,扑通就跪下,死命磕头,说臣犯下欺君之罪,罪不可恕啊。然后就如实禀报,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啊,朱状元开开心心地回家省亲。可刚到家,就发现他娘正在准备改嫁。日子都定好了,没几天就要过门了。你说这咋办,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他娘也犯难了,按说应该退婚,跟着儿子回京。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对方聘礼都下了,四邻八亲的都请了,怎么能说退婚就退呢。然后,他娘说这样吧,我们听天由命,一切有老天爷做主。我把身上的罗裙洗了,如果到明天它能干了,那我就不改嫁了,跟着你去京城;如果还没干那就只好改嫁。儿子一看,也只好如此了。到了第二天,烈日当头,晴空万里。别说一件罗裙,十件也干了。朱同学很高兴,这下也不用犯欺君之罪了。可是眼看到了快收的时候,突然乌云密布,一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下子就把罗裙给淋湿了。他娘苦着个脸,说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皇上听了,也感到很奇怪,就说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立即就赦免了朱状元的罪过。
关于这个典故,我高度怀疑,觉得这朱同学八成是在编排皇上,逃脱罪责。你想啊,当时天那么好,这罗裙应该很快就能干了。你看干到差不多的时候,把它收回来不就得了,你傻啊,非要等到下雨才去收啊。我估计他一定是觉得没法向皇上交代,所以拿老天来说事。
不过啊,这朱状元说服领导的本事还值得学习。遇到这种事,你难道还跟皇上讲什么道理吗?索性就不为自己辩解了,干脆编个故事吧。要说服皇上不杀自己,得有个“不杀你的理由,先!”说白了,得让皇上交待得过去啊——不是我不杀他,是xx原因或者说xx力量让我没法杀他。那古代皇上贵为九五之尊,还有什么地位比他还高的呢?那只有上天了!——天地君亲师嘛!皇帝地位再高,也高不过天,所以拿老天说事 皇帝就有台阶下了。
你看,这朱同学是怎么劝说老板的—— 就是让老板明白,如果坚持原先的主张,一定会违背某种普世价值或者公认的权威信念,从而导致老板的形象和声誉受损,所以不得不改变原先的主张。 在这个故事里,突然下雨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所以如果因为这个怪罪朱状元的娘,那就是违背天意,迷信的说可能会遭天谴,所以皇帝不能杀他。
那如何把“状元朱”的技巧运用到劝说领导的场景里呢?那就是要找到一个领导内心极为看重和相信的因素,足以影响到他改变决定,这个因素可能是公司的某种制度、法律法规甚至是领导自己惯有的意见主张等等,总之,是领导内心无法抵触,无法抗拒的,且心甘情愿接受的东西。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拿来说服领导的最好不要是具体的人——而要是抽象的东西。因为一旦是具体的人,就可能让领导觉得你是在拿更高的权威压他,这样很是危险的。
总结一下,劝说领导、上司、老板的步骤:
1、发掘老板心中非常在意的事物;
2、迅速找到老板的决定和这个在意的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点;
3、给老板讲述一个故事,在故事里放大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让老板放弃原先的决定。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