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讲象和骑象人,我们每一个人的脑袋里都有一头大象和骑象人,大象是代表着我们的感性,我们原始的这一部分感性的部分,动物精神。人是我们的理智,理性要驾驭感性往前走。
大象和骑象人有时候会原地不动,会不行动,两者都很懒。当没有给他们足够清晰明确指令的时候,这两者都习惯于自动驾驶,按照过去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方法去做。拖延症其实就是来自于不愿意改变,习惯于按照最熟悉的自动驾驶的方法来做。
贝约尔讲,绝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不动脑子的生活,不拖延就意味着你此刻就要动脑子,此刻就要去做这件事儿,就要动脑子或者动手,而我们喜欢最好让我别动脑子。
拖延不是一个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一系列的想法情绪和行动,这些东西连在一块才会形成一个拖延症。给自己贴拖延症患者的标签,会更加不利于你解决拖延症的问题。你应该更加直面那个拖延的现象,而不是给自己作出评价。
以下分享两点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拖延行为的方法:
1.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如果一个人一天真的能干6件有意义的事,一天能干6件你自己觉得有意义、对工作或者生活有推进的事,他的人生真的已经很有效率。我们有时候真的忙了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推进,有很多事承诺了要做的放在那一直都没有做过,这就是拖延的问题。
2.克服完美主义思维误区
拖延症的心理的最根本的动机是来自于完美主义。什么叫完美主义呢?不是说你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叫完美主义,这个完美主义是你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特别怕自己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事儿,结果还没做好。人们在生活中会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樊登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想战胜拖延症的心理,应该明白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自己,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在别人看来最重要的事是你有没有完成目标,达到想要的结果,没有闲工夫去评价你到底是一个多少分的人,完成了就提拔,完成不了就辞退,这是在别人看来最简单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全力以赴的做事情,而不是给自己特别多的借口,拖到最后。
脸书公司的一个座右铭,叫作“完成好过完美”,《向前一步》书中也提到过这个概念。事实上当你能够努力去达成完成的时候,你已经战胜了拖延症,只要能够把它做了,好过为了完美而去拖延。事实上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反倒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通过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及完美主义,调整改变自己的拖延行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