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管理中我们丢掉了什么
简单透露下小段
现场作业人员篇吧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
只注重生产效率
却忽视了作业人员的认知和技术能力
要知道
作业人员
不仅仅只是操作工
同时
也是质量监督人
要如何做好质量提升呢
首先要从制造过程中开始
不制造不良品
不传递不良品
当然了不制造更为重要
那么
怎么做好不制造
就要对员工传输意识和技能
意识包含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改进意识
我们先说管理意识
管理中最基本的是PDCA循环
即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
这个大循环是整个公司
乃至整个行业
都要遵循
我们无论做质量也好
做生产也罢
还是做经营等等
PDCA不能有效运行
哪个环节都容易卡壳
话归原题
一线生产较为接近的是执行和检查
在不制造和不流出的要求下
执行和检查颇为重要
执行
是执行于标准
标准多为作业良品条件和控制计划
在标准中
会要求我们如何正确操作
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
保质的完成
再来说
检查的防范意识
表现在如何做好自检和互检
自己做的对与不对
要通过自检环节
保证不流出问题
上个工位做的是否到位
那么下个工位要进行复检和互检
为上个流程的完结做监督
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些
是否可以动手操作了呢
不妥
因为前期的导入培训
才是保证他们成为一个合格顶岗工的前提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进行导入培训
前期
要有专业的质量团队和生产团队进行工具的教学
质量工具的教学分为意识和检验知识
人机料法环测
一个因素都不能少
生产的培训tps要有一定的教学
知道什么叫浪费
怎么做好精益生产
我从一些实例中讲述
我们为什么要让一线员工提升
sop初期
线体的生产节拍为180s
新员工作业中
缺少专业的教学
只能边学边做
但存在一些最低级的问题
错装漏装
磕碰划伤
装配不良等等
在现场点检中发现
人员意识太差
对零部件的认识不足
作业岗位零部件的清单不清楚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不知晓
那么
这就像是读书人不会写字一个道理
落下的功课太多
所以才会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
后来在线速提升到14s的时候
员工更是顾及不了质量保证了
因为他们已经跟不上生产的速率了
质量的意识更是差之千里
我们说过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断根原理讲的是从源头开始
而不是从事情发生以后
亡羊补牢
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我们要从意识去改变
从而
再提高技术
——随笔
来自课题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