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们的地球表面,活火山数量超过1500座。
这是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
岩浆——即来自地球炽热内部的液态岩石,通过地壳的裂缝冲出地面。涌动的岩浆足足流淌了数月,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火山的破坏力毋庸置疑。然而如果没有这股强大的地下力量,就不会有可供呼吸的大气,不会有海洋,也不会有陆地,生命更无从谈起。
火山虽然难以掌控,但是它们对所有地球生命都至关重要。
这是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它是非洲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在过去100年间喷发超过15次。纳特龙湖位于火山北侧,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腐蚀性最强的湖泊之一。湖水来自地下深处,化学物质浓度很高,足以灼伤皮肤,但这里却成为了一种动物的乐园。与火山共舞的小红鹳,东非接近了200万只小红鹳会全部飞来这里繁育后代。但这些小红鹳要在这里筑巢,只有等湖水水位下降,湖底中央的河床露出来时。
现在它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时刻。它们确定筑巢时间的方式仍是一个谜,一些小红鹳为了来到这里已经飞行了数千公里。成群的小红鹳飞向湖泊中央,那里有着众多因为剧烈蒸发形成的盐碱岛。它们选中的这片筑巢地,距离湖边约有5公里,四周都被腐蚀性很强的天然碱水包围,陆上的掠食动物不敢进犯。
成鸟用湖底盐垒成小丘,一枚鸟蛋就产在硬化的盐丘上,这样能防范水位突然上涨引发意外,这种情况在纳特龙湖经常发生。随着湖泊中央的河床逐渐干涸,越来越多的小红鹳前来筑巢。
在好年景里,比如今年,会有多达50万对小红鹳成功繁殖,经过28天的孵化之后,一只雏鸟出现在纳特龙湖刺眼的阳光下。在这里气温可以高达55摄氏度,不过妈妈的羽翼可以为它遮阳。
雏鸟摄入的糊状食物很有营养,在湖中各种可消化藻类以及父母的血滴混合而成。几天后,雏鸟强壮了不少,可以舒展一下腿脚了。不同年龄段的雏鸟都聚集到了一起。不久,为了摄入淡水,雏鸟们必须一路跋涉到湖边汲取泉水,雏鸟只能全程步行,它们的飞羽尚未发育。
每天成鸟也会飞往泉边觅食。在湖泊边缘,它们会寻觅火山温泉中生长旺盛的藻类,这是小红鹳的重要食物。正是这些藻类让小红鹳的羽毛变成了粉红色,甚至它们的眼睛也会变红。
成鸟大部分时间会在淡水泉周围活动。现在雏鸟也将加入它们的行列,没有雏鸟愿意被抛在后面。这趟旅程长达5公里,要穿过剃刀般锋利的盐碱地和腐蚀性极强的泥沼。这是挑战生命极限的考验,对最小的雏鸟来说尤为艰难。成群的雏鸟聚集成了一个超大的托儿所。一些雏鸟无法克服途中的艰险,最为弱小的雏鸟精疲力竭。
现在它们还将面临另一种威胁——非洲秃鹳。它们有着跟小红鹳一样的长腿,但鸟喙却像古罗马人的宝剑。它们耐心等待着容易得手的猎物。非洲秃鹳的出现令小红鹳雏鸟陷入恐慌,最弱小的雏鸟为了不被踩踏,只得在鸟群边缘活动。但这也令它们暴露在天敌面前,它们无计可施只能逃跑,可是它们难有胜算,因为只有追击者的脚踝那么高。掉队者几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目前非洲秃鹳基本都填饱了肚子。
这只雏鸟,实在太幸运了。最终雏鸟们抵达了湖边的淡水泉,重新与父母团聚。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只雏鸟发生的独特叫声,都可以被父母分辨出来。
不仅仅是小红鹳依靠火山生存,归根结底其实所有生命都是如此。超过80%的地球表面是地球内部熔岩喷发的结果,这个始于40亿年前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火山岩浆冷却后凝固成岩石,最终风化形成能够滋养生命的土地。
位于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便是一系列火山岛,费尔南迪纳岛是其中最年轻的火山岛,它的面积如今依然在扩大。岛屿中心有一个宽度超过6公里的火山口,深度超过800米。这座火山看似处于休眠状态,但它最近的一次喷发仅发生在两周前。即便如此,仍有动物依赖于这座火山的热量生存。
这只雌性加拉帕戈斯陆鬣蜥即将产卵,它爬向火山口的边缘,它花了十天时间才来到这里。但是旅程中最艰难的部分还在前面,它要沿着火山口峭壁向下爬。地面频繁的震颤使峭壁摇摇欲坠,探访过费尔南迪纳火山口底部的人,甚至比遨游过太空的人还要少。但是本能促使着它向前进发,火山口底部的温暖火山灰会为卵的孵化提供适宜的温度。它面前似乎无路可走,去年踏出的路径,早已被滚落的岩石模糊了痕迹;坡陡路颠险象环生,顶部的岩石如雪崩一般滚落而下,巨石砸落在它的身边,至少它眼下是安全的。但是在它的身后更高位置处,另外两只雌性陆鬣蜥也开始向下爬,现在它处于危险的最前线。虽然它平安无事,但一些先行者却没有这般幸运。它没有被危险吓倒,最终在经历了8小时的爬行之后,它到达了火山口的底部。现在它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掘洞穴。最好的地点都被占据,筑巢期间的雌性陆鬣蜥极为好斗,“点头”表示离我远一点,谁若无视警告则会遭受暴力。
它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程,现在绝对不会放弃,它也开始挖洞,以便在洞中产卵。产卵结束后它将原路返回,火山将为卵的孵化提供必要的温度。当然如果赶上火山喷发,毁灭的不仅是卵还有许多筑巢的雌性。但对陆鬣蜥来说,在火山口筑巢利大于弊,值得它们铤而走险。
火山岛仅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但它们却为地球近20%的生命物种提供了家园。
岛屿动物的进化速度通常非常迅速,它们与亲缘较近的大陆动物隔绝,要独自面对生存的挑战。
这里是沃尔夫火山,它是一座死火山,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最偏远的岛屿之一。这里距离最近的大陆有1200多公里,拥有超过100万年的历史。
一只雌性小雀,几个世纪以前,它的祖先被狂风吹到这座岛屿。它们与大多数雀科鸟类一样,以种子花蜜和昆虫为食。但是沃尔夫火山附近的食物寥寥无几,它们不够强壮无法飞离这座岛屿,于是它们找到了一处独一无二的食物来源。它们的生存依赖于岛上的另外一种动物——橙嘴蓝脸鲣鸟。
每天这种海鸟往返于岛屿和远海鱼类丰富的水域,每次与伴侣见面时,它们都会卿卿我我一番,之后再与邻居叙叙旧。现在轮到它搞些小动作了,吸食鲜血,它们是吸血地雀。这种小巧的鸟类,是世界最新划分的独立物种之一。
鲣鸟的一大根翼羽被吸血地雀扯下,血流不止。这样的情景吸引了其它地雀的注意。血液营养丰富,值得为之一战。有了这种取之不尽的食物,原本难以生存的吸血地雀,得以在这片岛屿上繁衍生息。鲣鸟不会反抗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或许吸血地雀最初仅是帮助鲣鸟去除羽毛中的寄生虫,也许鲣鸟认为吸血地雀仍在为它服务。谁知道呢?
火山岛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地壳深处的改变,火山喷发会告一段落,之后岛屿会逐渐被外力侵蚀。但是岛屿周围的珊瑚仍会继续生长,随着海平面的变化,最终只留下一处——内有潟湖的环状珊瑚礁。
热带海洋中有数百处环礁,它们都是火山消失后留下的遗迹。这里是最大最原始的环礁之一,印度洋的阿尔达布拉环礁。2000万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岛屿,火山口就位于岛屿中央。现在这里成了一片环礁,红树林在此扎根,海鸟也前来筑巢,一种特别的陆生动物在人类到达这里之前就在此生活——阿尔达布拉象龟。
这种动物是游泳健将,可以在没有食物和淡水的情况下长时间存活。这处与世隔绝的环礁是理想的庇护所,太阳是它们唯一的敌人,如果找不到荫蔽的地方,它就可能会在龟壳里被烤熟。因此它们在凉爽的早晨进食后,必须趁着阳光尚未变得炙热之前,找到纳凉地,所有象龟都是如此。这里的植被很少,但是珊瑚礁中的洞穴,可以为它们解决燃眉之急。它就要到了,接下来它要一头栽进洞底,它进去了。成千上万的象龟仍在阳光之下;这片树荫可以容下数百只象龟,如果它们挤得紧凑点。它们一只只首位相连,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所有象龟都必须找到纳凉地,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但是阿尔达布拉象龟的未来仍难以预测,气候发生变化,海平面不断上升,阿尔达布拉象龟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新的庇护所,就难逃溺亡。
在一些地方,火山喷发没有发生在海洋中,而是发生在大陆的中部。在北美洲的心脏地带,在一处热点火山区域——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这里的最后一次火山大喷发,是在大约65万年前结束的。不过这里的火山只是在休眠,在地表尚浅的地方,岩浆仍在涌动,并将地下水加热到了沸点。
这是间歇泉。一些间歇泉能够喷出沸腾的水汽,高达90米左右,在其它地方,滚烫的沸水会溶解地面的沉积物,形成一湾湾沸腾的泥浆。这样的地下供暖系统,保障了一种动物的生活——北美水獭。
它们需要持续的食物来源,若想在如此寒冷的气温下保持温暖。水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它们知道确切的觅食地点。温泉的温度很高,这片水域也永远不会结冰,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因此水獭一家全年都可以在此捕鱼。麻烦出现了,这只郊狼知道,隆冬时节,水温较高的河流常会引来水獭,有水獭的地方就有鱼群。问题在于如何偷走水獭的渔获呢?也许它应该装出不为所动的样子,等待水獭靠近,再夺取食物逃之夭夭。沉着冷静的水獭,看来能胜过头脑简单的郊狼。
来自地下的火山热能,为许多动物提供了便利。我们人类也是收益者,但是这种能量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火山热能可以成为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从而取代天然气和煤炭,并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在大陆和海洋的下方,地壳深处存在许多薄弱地带,岩浆便是由此喷涌而出的。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堪察加半岛,就处在薄弱地带之上。
世界上已知的间歇泉只有千处左右,而其中不少间歇泉就位于这个偏僻的山谷之内。过热的水产生的蒸气弥漫天空,滚烫的水塘危机四伏,但这却无法阻止堪察加半岛上最著名的居民。5月堪察加半岛的其余地区仍然白雪皑皑,而这处山谷则是别样风景,刚刚结束冬眠的熊对此心知肚明。
间歇泉富含矿物质,因此附近的草地格外肥沃。大量的嫩草是急需的补给,这头巨大的公熊几个月没有进食了。它并不是唯一的到访者,它们已经7个月没有见面了,自从进入冬季以来,现在看来,它们希望保持这种状态。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只熊享用今年的第一顿美餐。在另一处地方,来自堪察加半岛的自然力量,为熊提供了更加富含营养的食物。
库页湖位于这里一座大型火山的火山口。很久以前这里发生过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湖泊的四周仍存在喷发的活火山,定期喷发的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因此这片湖泊中养分充足。
数百万鲑鱼从太平洋游至这里,在这片得天独厚的水域中产卵,使新孵出的鱼苗能获得丰富的食物。于是生活在堪察加半岛的棕熊找到了比青草更理想的食物。到了春夏之交,库页湖就会成为世界上棕熊数量最密集的地方,它们都期望捕食到鲑鱼。但在夏初时节,鲑鱼们身强体壮、反应灵敏。几次尝试都没有收获,但一头经验丰富的棕熊知道,一种更加简单可靠的捕食方法。它记得如果下水潜入湖底,远离那些刚刚抵达的鲑鱼群,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美食。早先到达的第一批鲑鱼已经有死去的,棕熊可以很轻松地从湖底捞取它们的尸体。悠闲地潜水不会消耗很多能量,它从容不迫地享受着。几周后新到的鲑鱼们开始产卵,也逐渐放松了警惕。现在出击的时机到了。这里的鲑鱼数量充足,来者有份,就连没有经验的新手也能饱餐一顿。只是鲑鱼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反而难以抉择。一天之内,棕熊可以消耗10万卡路里的热量,这是人类平均卡路里消耗量的50倍。鲑鱼的体内藏着一种美味——鲑鱼子,一口就是80卡路里的热量。
正是库页岛火山喷出的矿物质——火山灰,引来了大批的鲑鱼,这些棕熊的生活因此变得异常轻松。
我们的星球十分依赖经由火山喷发出的来自地球熔融内核的矿物质。一片火山灰云可以携带数十亿吨的矿物质,因此火山周边地区往往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东非大裂谷的大山,滋养了地球上最具生机的生态系统——塞伦盖蒂大草原,这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天然草原,每年有超过100万只的角马聚集在塞伦盖蒂大草原这个特殊的角落。它们尤为钟爱这里富含钙和磷的草原,这里有怀孕雌性角马的必需元素。在短短的三周内,这片满是火山灰的平原上会出生50万只幼崽,相当于每天有24000只诞生,每小时就有1000只诞生。幼崽在出生几分钟后就能站立,尽管有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控制好四肢。不过只有当幼崽掌握行动技巧之后,角马妈妈才会给它喂奶。步行、快走以及奔跑,角马幼崽想要生存就必须奔跑。
这片平原上同样聚集着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掠食动物群,每个物种都有它们独一无二的捕猎技巧,它们都有相同的目标——尽可能多地捕获这群新出生的角马。只有十分之一的角马幼崽能够顺利活到成年,但这个成活率足以维持角马群数以百万的规模,也能供养地球上数量最为密集的掠食动物。
火山滋养了地球的土壤,同时也制造出了一种重要物种,如果没有它,生命就不可能开始。地球大气中首次出现的二氧化碳,就是地壳深处的火山活动产生的,而二氧化碳是生命的基础。所有植物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才能生长。如今火山继续释放着二氧化碳。在过去的上万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直使地球上的生命茁壮成长。二氧化碳的温室作用使我们地球的气候保持了稳定和温暖,但是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破坏地球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态平衡。今天人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超级火山,现在人类每年的碳排放,是所有火山喷发碳排放总和的100倍,这促使地球气候陷入混乱。
我们无法掌握火山,但是我们可以限制自己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做的话,我们仍然有时间恢复生态平衡,使地球再度成为一个完美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