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门亲(二)

   

    随着年级的越高,传宝的学习也就越来越感到吃力,加上一次发高烧,传宝发应更迟钝了。到了五年级,小学升初中时,没能考得上,王德昌就把传宝留了级,第二年,马马虎虎上了初中,初中是在当时的华港村上的,上了半学期,传宝的语文成绩还能跟得上去,可数学还有英语就不行了,十五岁的传宝只好退学在家,跟着爸爸妈妈种地了,传宝个了大,舍得吃苦,一点不偷懒。                         

芳梅到是聪明好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早上帮忙把家中衣服洗好才去上学,放学后帮着烧饭喂猪,家中也收拾得蛮好的。王德昌领着老婆和儿子在窑厂上做工,心里就想多挣些钱,能帮半哑的儿子找个对象,生个一儿半女传个代就好了。                                                               

可好景不长,在传宝十八岁时,王德昌感到浑身都很疼,特别是手和脚感到没有一点力气,腿子和膀子也越过越小,在实在扛不住的情况下,到当时的公社卫生院去检查,没查出来是什么毛病,医生建议到大医院去查一查,一拖又拖了大半年,王德昌彻底瘫了下来,感到实在熬不下去了,夫妻俩把家中这几年省吃俭用余下的八千块钱,用布做了个袋子,缝在秋兰的棉祆里面,夫妻俩奔着上海去了。到了上海仁和医院,找了个医院里的熟人,经过透视,B超,心电图等一糸列的检查,结果为综合性肌肉痿缩症,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住是住下来了,每天白天挂上五瓶盐水,一天要一百多块钱,秋兰在医院租了张躺椅,白天收起来放到病床底下,夜里放开,靠着德昌的病床旁和衣躺着,方便起来照应。治疗了二十多天,始终没有好的迹象,亲戚本家凑的和自己带来的钱用光了,医生说:看这病要有思想准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时候花再多的钱,也不一定看得好。德昌对秋兰说:这样不死不活地躺着,每天又要花这么多钱,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再借钱看病,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我们不看了,听天由命回家吧。秋兰想坚持,可实际情况放在眼前,德昌一住院,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家里老的老了,责任田要种,儿子是个算盘珠不拨不动要人领着做,女儿虽说懂事但毕竟还小,离家这么多天了,家里现在是一盘散沙,先回家然后再想办法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