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的阶段
为了变成更完整的人,有几项学习每个人都需要。他们必须在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和每一部分以某种形式出现。下面是构成一个人的能力所必须学习的项目:
1、区别:能区分别人和自己
2、关系:知道如何把自己和别人联结起来。
3、自立: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
4、自尊:觉得自己有价值
5、力量:运用自己的能量来唤起和导引行为
6、生产:呈现自己的能力
7、爱:仁慈的、接纳别人的,也能够接受和给予感性的。
每一阶段的发展会决定这些学习将以什么形式出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9个月) (10-14年) ( 7-11年) (44-47年) (7-25年)
怀孕到出生 出生到青春期 青春期到成年期 成年期到老年期 老年期到死亡
常有的假设是太年轻了而不能 照理说是适得其所 太老了而不能
只有中间的第二部分,即成年期具有正面的价值。成年期之前太年轻,成年后则太老。其他两个部分生命的阶段显得毫无价值,一切权利都被剥夺得理所当然,并且疏离了彼此。为什么青少年常常沮丧,老年人却常令人厌恶。生命在两个同样重要的阶段被剥夺了力量,起始和终结。唯一值得称许的阶段是在过程。只有成年人被赋予力量,青少年和老年人都不被允许。
直到21岁成年的那天,我们要花18~21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处理因为太年轻而产生的无知。可是一旦迈入成年,我们必须马上学习如何拥有高度自尊,如何建设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如何做明智的选择以便处理这个阶段的问题。问题太多太沉重了。
要帮助青少年产生有价值、有能力、有成就感的最大理由,是要给他们勇气、判断力、健全的自尊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以便使他们挑起成年期的责任。很多父母都还不知道该教导小孩什么。成年人只能把他们所知道的教给小孩,于是继续传递旧有的态度和主题,同时误认为这些是与生俱来而非学到的。青少年丰盛的能量没有健康的地方可以发泄,而自我价值感低落。
几乎所有的教育、医疗、社会和心理措施,都是基于这个控制--服从的模式。是由年龄而非由“这个人”来处理的。这需要重新加以评估,才能使每个人在每一阶段都能成长为完整的人。下图的模式提供了截然不同并且充满希望的结果。生命的阶段和部分没有变动,处理的方式却大不一样:每个部分都成为第一流的完整的人。在这个完整的人生模式中,每个人都在各个阶段能适得其所。来到这个世界时依然是无助的,但是从发展的开端就是昂首阔步的。这种模式不是基于权利,而是基于健全的自我价值感,价值平等,爱和反应个体或社会关系的行为。
摘自《家庭如何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