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奶奶去世了,突然中又尽是意料的到的自然。
两年前小奶奶被查出骨癌,从父亲口中探知县里医院告诉家里人小奶奶活不过5个月,从那刻起大家都做好了小奶奶随时去世的准备,但后期只在家中养护的小奶奶却硬是撑了1年多。或许是出于对生的渴望,自离开医院起,乡医的脚步声就在小奶奶家彼此起伏,而止疼药也成了她余年安度的唯一良药。后来,止疼药止不了疼痛,下半身不再支持她行走,朽木老矣的肉体也开始溃烂,她才安静的躺下,永远的睡着了。
她是我爷爷兄弟的妻子,与我隔了一辈人,但因其生前与我自家奶奶交情甚好,常到我家中闲谈,再加上其为人热情、善良,作为小辈的我们与她的关系也很亲近。记忆里,她总会在春天唤上我奶奶一起去田地里捡拾农药袋子,在河边清洗干净后将袋子裹着茅草卷成硬硬的条状,用针线缝成篮子用来盛装豆类及杂物。小时候的我总是嫌弃这样的袋子裹挟着浓浓的农药味,但就是这低廉的篮子不仅结实耐用,添补了当时清贫家庭的家什,也成了长大后的我对奶奶、小奶奶的一种念想。
那时流行用碟片听唱戏,每每母亲放碟片,小奶奶就会闻声而来,接着一坐就是一下午。那时候的美好、善良是简单的,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热乎气,很多感情也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里生了根,发了芽。用现在的话讲小奶奶与我奶奶是闺蜜,全村的热闹事都逃不过她两的耳朵,这是农村女人的通病。一起赶集,一起裁制新棉袄,一起去教会,一起干农活……如此友好和谐的她们私下里也会偷偷比较谁的漂亮衣服多,但这些如同刻印在我眼睛里的事情也随着奶奶的病重及后来的去世而终止。奶奶卧床不起时,小奶奶腿脚依旧麻利,她包好的包子、饺子总是不忘送些给奶奶尝鲜,所以每当我家后窗户珰珰作响我就知道又是小奶奶送吃的来了,也正是她时常的宽慰与陪伴让当年病重的奶奶缓解了些许苦闷。小时的我只觉得小奶奶人很好,后来才觉悟到她的温暖与善良像一道光流淌在琐碎的日子里,闪闪发光。
去年暑假我在家门口遇到了小奶奶,消瘦了许多,但还如往常一样健谈,她向我讲着新得知的村里闹事,我笑着听着,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健康活泼的她。临走前她眯笑着眼睛对我说,“乖啊,前几天来看你,你不在家,今天从你家后窗看家里有人就过来看看你,说不好这是最后一次了啊”。竟不想一语成谶,人或许可以预感到即将来临的黑暗,但旁观者却很少能够及时察觉。小奶奶正是如此,她趁自己还能行走,最后一次挨家挨户见了自己挂念的人。我未曾想到隔了一辈的老人对我们晚辈竟会如此情深。
我深深地想念着已逝去的亲爱的人,如此深深地......
人这一辈子怎样都会活在遗憾里,我们总希望自己不再重蹈覆辙,做的更好,但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依旧让我们唏嘘不已……我以为善良可爱的小奶奶会欢度一生,却不曾想晚年竟也会面临屎尿失禁的痛苦,人老时的可怕是真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真的,奶奶如此,爷爷如此,小奶奶也如此。我无法责怪任何人,我只能把他们将养中留下的遗憾谨记在心,告诫自己,警示自己。
过年回家,闲聊时母亲再次对我说起她这辈子不想活的太久,因为不愿目睹自己晚年生活不能自理时被儿女嫌弃的模样。我想哭,人都是至死还向生的,母亲究竟是看了多少这样落寞的人生才会频频发出如此丧气的感慨。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我们总把自己想成一个善良孝顺的人,但当真正需要行孝时,却常常乱了手脚,忘了父母亲生养我们时的耐心与爱心。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开始善于对他人失孝指手画脚,却时常忘了反观自己,知其事而不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孝顺、残缺的善良,我敬佩那些能够及时行孝并有始有终的人。
家中的后窗再也不会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