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稻花飞扬的夏天@父亲节@我和我的父亲@春种秋收@田间地头@父亲节@稀土永磁Amy@250615@上海

十岁那年暑假,我跟着父亲在家里的杂交水稻制种田里忙活。父亲是村里最早学会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农民之一,他说这可比种普通稻子讲究多了。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把我叫醒。晨露未干,我们赤脚踩在湿润的泥田里,裤腿很快就被露水打湿了。父亲教我辨认"母本"和"父本"。"母本不会自己授粉,要靠父本的花粉才行。"父亲边说边弯下身子,用镰刀轻轻割去稻株上部的叶片。

"这叫割叶,"父亲解释道,"把剑叶割掉一些,花粉才好飘过去。"我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镰刀尖削去叶片,生怕伤到幼嫩的稻穗。太阳渐渐升高,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和脸上的露水混在一起,咸咸的。

最有趣的是"赶花"的时候。父亲拿来两根长长的竹竿,递给我一根。"要这样,"他示范着将竹竿伸进父本稻丛中,轻轻拨动,"让花粉飞起来。"我学着父亲的样子,在稻丛间来回拨动,金黄色的花粉像薄雾一样在阳光下飞舞。父亲说要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赶花,这时候花粉最有活力。

中午回家匆匆扒几口饭,下午又要去田里。父亲背着一个喷雾器,里面装着"九二〇"药水。"这是赤霉素,能让稻穗抽出来。"父亲把药水均匀地喷在稻穗上。药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气味。第二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昨天父亲打过药水的地方,水稻一下子长好高。那时候我就想,我也想打九二零,一夜之间我就可以长很高啦。

到了秋天,我们的制种田里结满了饱满的稻谷。父亲搓开一粒稻谷,米粒晶莹剔透,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现在想来,那个夏天不仅父亲教会了我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当我端起饭碗,就会想起父亲弯腰在稻田里的身影,想起那些在阳光下飞扬的稻花,想起我们一起等待丰收的期盼。这些记忆,就像稻种一样,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