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问我最近在忙啥,有没有创个业啥的。或许他们对我有什么误解,我虽狂但没到狂妄,甚至随着认知边界的扩大而愈发的对创业一词心存敬畏。创业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时机选择是技术活,不要看到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贸然冲出,不要以为有钱有势的人都是运气好,尊重事实并存些敬畏。
为什么这么说?不讨论道德层面说下我经历的事儿。
第一件,2011年暑假我在JN找了个烧烤店的活儿,想着自己赚钱买个手机。烧烤店是四个人合伙开的,开在其中一个的汽修厂里,白天是汽修厂,晚上开烧烤摊。整个市的烧烤摊儿卖的都是烤串、麻小、瓶装啤酒、扎啤、蛤蜊之类,完全无差别竞争。而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没有专营的烧烤店,都是兼做。以上是基本背景,以下才是故事。
工作第三天,客人要扎啤,我拿着扎啤杯给客人接时老板在旁边给我说“放中间那个桶的,全放那个就行”,对此一窍不通的我当时不好多问接满后就给客人送了过去。晚上收摊时老板对我说“中间那个桶是昨天的,得先卖那个”,于是,心中了然。
过了几天又一次我去接啤酒的时候,客人是一桌满是纹身的人,啤酒消耗特别快。我拿着扎啤杯接时发现一个昨天的没有卖完的,顺手就从这个桶开始接,老板在旁问我一句哪儿桌的之后冲我低声吼道“找死啊,这些人都是经常出来吃,过夜的肯定能喝出来味,接新的,这些人还巴不得找事儿呢”...
在此之后过了十多天,我无比熟练的掌握了这个技能。什么人给新鲜酒,什么人给过夜酒,什么人可以混着…在安全和利益的平衡点中瞬间权衡。
另外卖的小龙虾通常是放在桶里摆在门口让入座的客人一只只挑选,等挑选完成后拿着活蹦乱跳的龙虾跑到后厨放到另一个桶里,等前面的桶都被顾客挑完了之后我们再把厨房的桶放到门口,而客户桌上食用的大多是菜市场买回来的已经死了的龙虾,成本能压缩到¼。
在这做了两个月,此后的时间里见识到了各种“节省成本”的方法。如果说这些事仅仅是让我认识到外头的烧烤真的不能吃这个事实,那另外一个使我深刻的事实是,当月账务盘点时纯利仅为12000多元,四个老板平均分每个人的利润约3000元,也就是那几个老板跟我这个打工的赚的差不多,那天晚上四个老板相互指责而我话都不敢说。
多次群内闲聊的时候,带我入行产品的老大哥就说“实在不行回家弄个烧烤摊”,再怎么着还能比给别人打工更差么?无语的是完事每次还都@我说,一起来呀,你干过这个肯定门儿清...
温馨提示:在喝扎啤的时候如果扎啤桶外覆盖着水雾就意味着是隔夜的,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