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之行:学习方法分享会

前期的准备工作

当总理告诉我们,想带八位同学去欧亚分享实验室的学习方法时,在某同学的鼓励下,我报了名。接下来所有人就都进入了准备阶段;

最初以话剧的形式展示,于是大家开始绞尽脑汁的想台词。刚开始排练时,勉强可以继续。直到最后距离分享的一周,大家发现这种方式容易笑场,于是便产生了另一个分享形式——分组分享;

大家两两一组,轮流给大家讲解,发现不足并进行完善;

有时候战线拉的比较长,好多人会出现不耐烦,不专心的现象;有时候,大家的情绪不太高,或者在排练的过程中谈到某个话题便收不回来了;

参加本次的分享会,我们班有7个人,请假请不下来,总理便和张迪老师商量推迟了时间;

出发前,总理告诉大家,能分享多少是多少,害怕大家有太多的压力;

打车去欧亚的途中,晕车,恶心,加上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所以就没有很在状态。

交流现场

由于紧张,忘记了破冰环节,所以开头有点“干”;

轮到我讲的时候,我发现大脑依旧一片空白,自己说啥感觉完全没有经过大脑;

现场还有人反应,我声音有点小,听不太清楚;我就有点小慌了:平时交流没人说我声音小啊,可能是今天周围比较吵吧。于是,我便努力提高声音继续。感觉整个过程,一直处在努力让自己被听到;遇到自己讲不清楚的点,pair帮着补充;


好无奈.jpg

张迪老师很贴心,给大家买来好多好吃的,大家边吃边聊,挺开心的;

凭着感觉,终于给大家讲完了(不容易啊,感觉自己讲的好差);

和大家进行闲聊,从天上到地下,简直了;

交流结束

张迪老师给每个人送了一个笔记本,好贴心,有木有~(本子好可爱)

下午大家都没有吃饭,总理用他仅有的200块钱解决了大家的晚餐(欧亚的炒细面超级好吃);

打车回的路上,还是感觉恶心;

回来的车费比去时的贵;

和男朋友聊天时,吐槽自己讲的不好,他说:即使整个过程都是老师讲的,他们也一定不能全掌握。感觉他说的很在理(嘻嘻)。

又get到新的经验了

这次的分享,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情绪对正确表达自己起很重要的作用;和别人交流时,眼神要坚定;多与人【高效】的交流,提高自己交流能力;

以后遇到这类的事情,晚上应该早点休息;状态不好时,要及时调整,比如这次分享会,可以用冷水敷下脸,清醒一下;

对于以后类似的分享,破冰环节很重要的哦,可以很有效的缓解气氛;

有了充分的准备,彻底的理解,才能给别人讲清楚;就比如这次,由于准备不够充足,现场出现了一两次的卡壳;

以后的学习中,尝试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做事情前要改变自己的意识:就比如这次的分享,刚开始,自己的兴致不是很高,因为当时我认为这些“干货”对自身的提升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当我彻底理解了整个流程后,思想意识才开始转变。

以后在哪个区就打哪个区的车,可以优惠;

大概就这些了,楼管阿姨要关门了(呜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