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像个年轻人

陪朋友来鹿特丹跑马拉松。恰好是荷兰的四月天,阳光刚好温暖。金色的阳光浸润着熙熙攘攘的马拉松人群,他们用一种固定又安心的节奏,流动在这个颇为独特的城市里。

说它独特,九成是因为这里的建筑。市中心的建筑仿佛故意避开了传统建筑的样子,大多都像颇具个性的年轻人,用你从未想到过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某些概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为著名的是这个黄色的魔方屋,他用全新的定义重新界定了“建筑”。穿行在看似没有秩序却并不杂乱的楼间,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平淡生活中的小叛逆。它像一个画在日常生活中的问号,刨根问底生活为什么不可以是另一个样子。

墙上有荷兰文的诗句,精巧的设计让人觉得浑然天成但非常独特。

读起墙边的介绍,这其实算是一位建筑艺术家的作品,他想用这种方式,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建筑远远不只是建筑,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自己生活空间的态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城市让我不由得去设想未来的样子,至少他提供了一种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它就像个年轻人,永远在探索更多的可能,尝试用更多的方式去度过日常。鹿特丹让我觉得很美,美在自由的设计与探索。创新却并不混乱。

建筑也是文化与科技的产物,也许在未来,我们的建筑会进一步适应我们的社会。这种对未来的大胆猜测,让人深思,什么是会变的,而什么会留下。

就像《爱,死亡,机器人》这部探索未来的剧一样。未来,也许人类的命运会与机器息息相关。肉体可以由机器替代,肉体衰弱,大脑甚至可以生活在健康的幻象中。未来科技变了,但人类社会的问题依然还是问题。强大是否还会霸凌弱小,女性是否会仍需要渴望平等,大脑中的真实是否算作真实……科技回答了一部分问题,而一部分问题,尤其有关人性的那部分,科技无能为力。

有时候会觉得年轻人没有耐心,自己也是年轻人中的一员,偶尔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急功近利的一部分总会把自己推去焦虑与错误决定。一直蛮希望自己的内心尽快成长为成年人的样子。

随着耐心慢慢增长,年龄也慢慢增长,现在偶尔看到十七八岁的小朋友什么都敢想的样子,突然觉得年轻也挺好的。我们需要有人打破某些“不可能”。年轻人刚好适合这个角色,就像鹿特丹刚好适合创新一样。

这个世界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的鹿特丹,也需要敢于探索未知的年轻人,这是它向前走的前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忍辱 “清狂,好久不见,你,过的还好吗?” 徐落看到陆清狂,脸上马上换了一副柔软的神情,眼中似乎充满了担忧...
    一杯眠阅读 2,586评论 1 1
  • 前言:Git你了解多少?一探究竟! 1.Git体系 Git与SVN区别 存储方式: GIT把内容按元数据方式存储类...
    tjhuey阅读 3,118评论 0 0
  • 同大家讲一件儿时的旧事。 他叫晨,打小和我一同长大,也算是发小。都说男孩子在十岁前是一个狗都嫌的年纪,说的...
    病医信上人阅读 2,481评论 0 0
  • 今日雨水,和煦的阳光入窗,暖色的灯光点桌,从早晨到深夜,卷子做完几张仍感不足,就像这岭南的初春,暖春以上,夏日未满...
    四月又六月阅读 1,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