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块化?
组块化是认知心理学家老生常谈的策略了。组块化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多个信息单元压缩为一个信息单元,这样其所占用的工作记忆资源就降低了。
在我们所处的信息世界中,组块化可谓无处不在。例如英文世界中常见的缩略词,即一个词组的各单词首字母组成的新词,就是信息组块,又例如汉语中的四字成语,也是信息组块,常见现象的归纳成一个现象类型,比如「马太效应」、「破窗效应」,也是信息组块,乃至隐喻,也是信息组块,因为一个隐喻就可以指代非常丰富的信息
你是否常常迷失在书中?
我们先来看看怎么用组块化的方法来看书。一般人的阅读过程是按照顺序一页一页地从头读到尾。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一个常见结果是:读者很容易「迷失」在书中。比如看了前面忘了后面,不知道自己读到第几章,不知道当前页在整章中是什么作用,或者不知道当前章和整本书什么关系,以及很难把书读完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这种方式下,人的工作记忆被太多的细节信息所占用,如果此时人既要把握当前页的细节信息又要将其与其他页甚至其他章节联系起来,也就是在不同的抽象层级间作穿插,那就太勉为其难了。可是,把握全书的架构又特别重要,讲阅读方法的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强调,对于分析性阅读来讲,你应首先能用最简单的句子说出整本书说了什么,然后能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的组织架构。
高效阅读的武器——组块化阅读
那怎么办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这样一种策略,即不再按照书的内容顺序进行阅读,而是按书的抽象结构来进行阅读。比如
第一步,是读每一章的标题以及少量解释性信息来辅助理解这些标题,这是较高的抽象层级;
第二步,是读每一章每一节的小标题以及少量解释性信息,这样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理解书的层次结构;
第三步,我们可以以相邻的若干个自然段为一个组块,在每一组块中选择性地摄取部分信息,来对每一组块的大致要表达的内容作一简单了解;
第四步,你可以就你最关心的一部分组块进行详细、深度阅读,而并不需要仔细阅读每一个自然段。
这种阅读方法,看似一本书反复读了多遍,却可能比传统读法更加高效且收益更大。
因为首先,你至少避免了「阅读迷路」的问题,你总是能从全局俯瞰的视角去理解你正在读的内容;
其次,你不需要在不同抽象层级的信息间穿插,即你不需要同时处理「不同质」的信息内容,当你在思考书的深层含义时;
再次,这种方法更容易激发你的好奇心,当你阅读一个章节的标题而不能完全理解时,你就会产生疑问,这些疑问就带领着你边读边想,使被动接受式的阅读变成了更加主动的阅读。
最后,你很可能不需要阅读全书,而只是阅读对你最有价值的内容就可以了。
归纳一下,这种组块化阅读有两个关键特征:
1.大体上,只同时处理同一抽象层级的信息组块——这对工作记忆资源的占用是最小的;
2.从最抽象的层级开始处理,渐次降低抽象层级——这能保证你的全局观。
像我一样走过弯路的读者们,赶快学以致用吧!
整理自采铜《思维运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