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在樊登读书里听了三本书《父母的语言》《逆商》《正面管教》。《父母的语言》这本书让我再次受益!让我惊讶:原来孩子在12-36个月的时候是孩子智商、情商的高度形成期,这个阶段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性的作用!我很庆幸在这个阶段我全程陪伴在我家孩子的身边,并用心去引导孩子语商思维的提高。孩子两个月的时候我就去上班了,不能有更多的全程照顾孩子的时间真的很愧疚,但是一上完课我就去抱抱他,给他说说话。我喜欢他那亮晶晶的双眼瞪着我看,每每我逗他的时候,不会说话他眼里都是欢乐。晚上到家我要给他洗尿布、衣服等,怕他寂寞给他买了一个带小屏幕的幼儿学习机,里面可以播放音乐、故事、英语等内容,就这样当我忙起来的时候这个学习机就陪伴着他。还好,他并不排斥。每次听故事、音乐的时候还蛮专心。到一岁的时候这个学习机被他给摔坏了,我就网上给他买了一个有十寸屏的学习机,这时候他就慢慢学会开关,调换内容了。作为我们的职责,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是有限。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尽量陪他做游戏,听学习机内容,看动画片等。然后我尽量给孩子多交流,引导他说他看的这些内容里他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猪佩奇》动画片里佩奇和乔治玩捉迷藏游戏,刚开始年龄小的乔治总是藏在相同的桌子下面,每次都被佩奇毫无概念的找到。正在乔治感到有点无聊的时候。猪爸爸帮助了乔治,乔治藏在了爸爸的报纸里,佩奇找了好几个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对于这个点,他印象很深,每次说到《小猪佩奇》的时候都会告诉我:妈妈,乔治藏在爸爸的报纸里啦!孩子们的认知度跟我们大人的认知度肯定不一样,但如果我们能走到孩子的世界里,做他们的朋友他真的很开心。只有找到共同的语言才能更好的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会说:妈妈也要看书。去年我给孩子买了一套《鼠小弟》系列绘本,简单的文字搭配铅色的动物图像,这些动物基本孩子都认识,而且每个动物都是憨厚可掬、可爱的形象出场。大象哥哥、海狮妹妹、狮子先生等,使孩子很快喜欢上这些动物。孩子喜欢与我一起读绘本,我们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形态用不同的声音和动作来读。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时候,我努力用手将自己的脖子往上拔,给孩子表演长颈鹿那长长的鼻子。当我读到大象出场的时候,孩子就学着我的样子拽着自己的鼻子,模仿鼠小弟的口气说:要是我有长长鼻子就能吃到苹果啦!《鼠小弟》系列绘本就是对小孩子语言的锻炼,对孩子行为习惯的规范,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认知。我们一本书总是读很久,刚开始我读,后来他读给我听。当他读给我听的时候那种眼睛里的光亮是平时看不到的。
孩子语言环境真的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平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量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并努力给孩子创设语言环境。或许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只要坚持孩子总会给自己惊喜。一次,孩子放学回来,看到沙发上他的玩具有点乱,张口就来:是谁把我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我当时一惊,“乱七八糟”,哇!孩子用的这么恰当。我赶紧重复他的话,没有人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是你的玩具朋友生气啦,你外出的时候没有把他们放好,你看他们准备集体离家出走呢!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起来,让他们好好睡一觉,等他们睡醒了再给他们玩,好吗?听了我的话,他乖乖的与我一起把玩具收拾起来了。还有一次是晚上,我在梳洗准备睡觉,他看到他爸在床上看书,他慌着说:我也要看书。就去拿了一本我《尾巴去哪了》的绘本,这是一本描述了一只小蝌蚪长尾巴慢慢变短变没变成青蛙的过程。当他说:小蝌蚪像王子一样的时候我就很惊喜,那时对小蝌蚪的心理描写,他有长长的尾巴是水里跑的最快的动物,他正幻想着自己变成了国王,海龟正双手虔诚地给他送食物吃。虽然孩子根据图片表述的不太准确,但是他能根据蝌蚪头上的王冠,想象到小蝌蚪像王子一样这样的话,我就很开心了。在绘本最后一页是小蝌蚪变成了青蛙,看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大尾巴没有了,还长出了前后腿,他跟伤心自卑地躲在洞里。可是,我家宝贝说:青蛙冬眠了!“冬眠了”多么书面的词语从一个三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真的感觉不可思议,我惊喜地抱着孩子,给他一个大大的亲亲,夸奖他说:阳阳真棒,是的,青蛙冬眠了,那我们也睡觉好吗?躺在我身边,他又兴奋的给我讲了一遍《尾巴去哪里》。我喜欢跟孩子交流,不断的给他说话,给他读唐诗,哪怕他没有认真听,我还是继续读给他听,我知道当我连写给他读两三晚上他就能背给我听了。家庭的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不要说孩子不爱说话,不喜欢表达,那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跟孩子进行过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