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俗

文/快乐心

 

  猴婆婆有三个儿媳。这一天,大猴儿媳来看猴婆婆,送来了两个桃子。猴婆婆看见了两个桃子很高兴,便与她说起家常来。

    正在这个时候,二儿媳提着一筐桃子也来看猴婆婆,猴婆婆看见了一筐桃子非常兴奋,立刻对二儿媳百般热情,嘘寒问暖,还掀起了二儿媳的毛皮,为她捉虱子。被晾在一旁的大猴儿媳十分恼火,心想,猴婆婆真是太世俗了,看礼待人,让人寒心死了!

    大猴儿媳去找三弟媳诉苦。三弟媳听了,让大嫂先回去,说明天到她家详细听她说。

    第二天,三弟媳来到了大嫂家,送来了两个橘子。大猴儿媳看见了两个橘子很高兴,便把那天猴婆婆“看着礼物对待人”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她越说越委屈,还哭了。

    没有想到,第三天,三弟媳又来到大嫂家,这回送来的是一筐橘子。大猴儿媳看见了一筐橘子非常兴奋,立刻对三弟媳眉开眼笑,“好妹妹”三个字不离口,还掀起了三弟媳的毛皮,为她捉虱子。

    临走前,三弟媳拍了拍大嫂的肩膀,笑着说:“为什么昨天你不为我捉虱子呢?看起来,送两个橘子和送一筐橘子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大猴儿媳听了三弟媳这一番话,想起自己昨天的表现,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个故事实则就是人性弱点的真实反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对“礼尚往来”尤为看重。喜欢用礼品的贵贱来评判他人回报的情份轻重。

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都是由世俗的生命所组成。世俗意味着不完美。面对亲人的世俗,我们应当宽恕。正像我们自己的世俗,也渴望亲人宽恕一样。莫把亲人当圣贤去要求,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是圣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