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燕子李三

齐帆齐微第21课,字数4595,共累计34600

字。

2021年3月1日,《齐帆齐写作学训练营》正式开课,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入营听讲。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都是本着提高写作水平这个大目标走到一起。

在听了十天课后,有一个学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笔名叫燕子李三,估计是在李家孩子中排名第三吧。

这位学员,学习主动性很强,勇于把自己的文章让老师点评。她也不怕老师指出文章存在的缺点,还课后立即把学习感悟写出来。

点评课上她有两篇文章被老师点评,课后立即修改并再发给老师阅读。我还发现一个小秘密,燕子同学记听课笔记很翔实,齐帆齐老师讲的内容,她全部记录下来,肯定是复盘老师的音频。以后把她的文章复制保存就行了。

我很佩服她认真学习的劲头,通过加微信好友,了解一下她的情况。

燕子同学是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大型IT公司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在通讯业工作。喜欢写作,去年十一月份重新提笔写作,写了5个月,主要是在简书平台,截止目前写了26.3万字,1月份参加了两个写作营,是无戒学堂2021年第一期28天写作营优秀学员,齐帆齐老师2021年第一期28天全额费用返还学员。目前有四篇上稿文章,两篇上稿齐帆齐微刊,两篇上稿无戒小岛。

去年十一月开始写作以来,参加了简书平台的日更挑战活动,目前已经更新108天,她想挑战年度日更,是对自己的一个鼓励和写作成长路的见证。她是多次享受到认真学习的好处,老师和无戒好不容易收到的学费,她又挣回去了,还白白学到很多写作技能。

下面我们看看燕子同学的笔记,复习下齐老师的讲课要点和燕子的感悟。

一、关于写作者容易犯的一些写作问题和建议总结

第1类:常见通过自查可避免的小问题

文章中诸如错别字、语句不通、语句不够简洁、句子主语缺失、标点符号、的地得、缺少配图、缺少金句等这类写作问题,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1)“的地得”使用不当: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的。我专门查过“的地得”的使用规范: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


2)词语重复使用:一般在句子表达上,我们是比较忌讳总是有重复的词语,除非是为了强调。如果不是强调,重复的词语就会显得语句不够简洁。


3)文章缺少金句:文章中适度增加一些金句,且把属于金句的地方,标黑,凸现出来。


4)文章缺少配图: 全文可以进行适当的相关配图,这样显得文章不那么死板和教条。一般一篇文章建议有三张相应的图片,阅读感会更好。不过大家在给文章配图时,一定要注意图片的版权问题。为了避免因版权引发的不必要纠纷,建议大家尽量使用自己的照片或写作平台,例如百家号、头条上的免费公开图片。


5)文章题目不清晰: 例如《少时年的记忆》这个文章的题目,从解读题目就让人有些烧脑。估计作者是想写少年时期,关于年的记忆,建议可以改为《少时关于年的记忆》。


6) 语言表达晦涩难懂: 写作的语言可以尽量通俗一点。比如这句:每次在这样的时刻,.....。建议可以改为:每每这时,.....。


7)令人头疼的标点符号使用问题:我记得曾经有老师看了我的一篇文章,给我的快速回复意见是戏称我的文章语句“一逗到底”。


第2类:文章冲突描写—入戏太慢

大家一般写故事和散文,一定要注意写作意图。与写作意图无关的东西,都不要出现,因为这样会拖慢整个文章的节奏。


很多初级写作者,譬如我,喜欢把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原封不动地搬到文章中,显得生活化。这样反而激发不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譬如我写的一篇《绩效冲突处理感悟》文章,我最初采用了下面这段对话,想用对话引出跟主题有关的绩效话题。


“燕子,你有时间吗?”


“有啊!咋了?”


“你找一个方便说话的地方,我跟你说个事,需要你帮忙。”


“那你等等。” 听阿芳严肃又略带神秘的语气,我不敢怠慢,赶紧走出办公室,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


“我这边OK了,说吧,啥事?” 我对阿芳说。


“是这样的,燕子,我碰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


“啥难题?”


“我部门有个老员工,因为年度考评的事情,到处抱怨,不仅严重影响到了部门气氛,他还要把我和我的上级领导,一起投诉到公司绩效管理部。我听说你之前处理过这类事情,所以,打电话请教你,教教我怎么摆平。”


阿云西瑛老师给的评价是采用对话方式开头,是很好的一种模式。不过对话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推动情节的,不是为了聊天而聊天。


所以,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开头入戏太慢。她建议我把最后一段“我部门有个老员工,……,教教我怎么摆平。” 放到文章最前面来写,之前的所有口水话的对话都不要。


这样就直接开门见山的抛出问题 ,想知道答案的读者也会很感兴趣读下去。 接下来再引出事件,详细描写清楚细节,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完美了。


第3类:文章结构和文不对题的问题

一般观点文,按文章结构来说,一般采用三段论方式。而有些写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总分”方式,忘记了“总分总”中的最后一个“总”。


有的写作者有这种感觉,写着写着就跑偏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题目跟内容成了两层皮儿。这种情况下,建议优先修改题目,与内容相匹配。或者修改文章内容,那就是动大手术了。


有的写作者在写一本书的读后感时,会出现前半部分为读后感,结果后半部分有点像新媒体的书评。对于此类问题,老师建议要搞清楚文章的写作结构。可以把这类文章一分为二,把前半部分写成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后半部分则把它写成一篇现在比较流行的新媒体书评。


拿《我如何爱上瑜伽》这篇文章举例:成悦老师评价写作者针对主题《我如何爱上瑜伽》重点有所偏颇。读完后只看到具体介绍到两种瑜伽,遗憾作者没有把侧重点放在自己身上。作者是如何爱上瑜伽的?可以重点写瑜伽前后状态的对比、以及瑜伽给其带来的身心灵的陶冶和改变、甚至给你和周边人关系的改变……光重点介绍两种瑜伽的好处,感觉广告味好浓。


璃若凡老师在点评文章时说到:写文章,一定要把握好每一部分的落笔,不能顾此失彼。开头,过程,结尾都照顾到,才能算上一篇好的文章。


第4类:文章缺乏重点

我的一篇回忆型的散文中出现了很多件事情,所以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潇湘清尘老师建议我:以后写这种散文之前,可以先列个简单大纲。重点只写一件事情就够了,其余的事情都只要略写就可以了。不然,会让读者觉得茫然,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第5类:文章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和穿透力

初次写作的人员,一般文章的语言表达都会比较朴实。但是通篇读来,没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笔力”问题了。


写作者如何提升笔力呢?


潇湘清尘老师建议:写作者要大量看优秀的同类散文作品,然后从模仿练习开始。当我们模仿了50篇以后,我们写出来的作品就远远不同了。


第6类:书评类文章容易犯的问题

书评类文章不同于读书感和读书笔记或拆书稿,重在于评价本身,而读后感重在于感。


开始写书评的大多数写作者可能会犯的最大问题,就是把故事叙述了一遍,没有观点。由于书的内容会比较多,作者又想全部写进去,导致叙述凌乱,然后读者可能根本不想看。


故此,一般写书评时,不需要把书中故事全部拿来叙述,可以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展开。


书评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评价的部分,切记要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升华。


读后感也是如此。不用大量复述书中的内容,建议只选一两个对我们比较有启发的点,拓展去写读后的感受即可。


老师们给出的写作建议总结

1.无论哪种写作,一定要有明确的利益。


2.对于刚接触写作的人来说,不要贪多。一次不要写太多件事情。能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写明白就很棒了。


3.一篇文章至少读三遍。三遍以后,你会发现有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了。


4.对于一个新人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享受写作本身的乐趣,其次才是学成之后慢慢变现。


5.写作就是一个不断思考、总结,进行大量刻意练习,不停琢磨,然后慢慢看到好的文章。

二、听齐帆齐老师的《如何把写作阅读的兴趣转为财富》有感:写作与商业思维并驾齐驱


前两天听了齐帆齐老师讲《如何把写作阅读的兴趣转为财富》的专题,对我的心灵触动很大,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1. 齐老师成功逆袭的背后,靠的是什么?

在简书平台,相信很多人对齐帆齐老师并不陌生。她的励志成长故事,激励了简书平台上的很多人。


齐老师讲课一开始,给我们分享了她的个人成长故事。


在几年前,她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茫然无措的新人作者。5年来,她和时间做朋友,相信坚持的力量,以及不停的学习和了解商业思维、互联网趋势等,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她的第一本书还有幸在美国图书馆展示。


尽管齐老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她为人很低调,说自己充其量为一个“自媒体写手”,不能称其为“作家”。


2. 为什么写作者要具备商业思维?

一个人只是埋头努力,这个门槛很低的,谁都会复制。

但齐老师同时给我们道出了一个很扎心的现实。当今社会,不缺内容。人们一打开手机,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章和内容。我们为什么会引起市场上的注意呢?我们的文字真的是十万里挑一、还是百万里挑一吗?


大部分人的文字是差不多的,基本上是中流水平的比较多,能把语句写得通的人。那种超级有才华,10万里挑一的人很少。


况且现在每个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书,包括:书号、编辑、印刷、校对等等,需要耗费很多人力和成本。而一般出版社出一本书,销售3000多本书,才有可能勉强购回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出版社很看重作者的流量粉丝和销售书籍能力的本质原因。


所以,扎心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有营销思维,也就是商业思维。

有简友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非常直白的说明了现在这些网络写手们的需要具备的思维模式:


网络写手是民营企业,一定要懂商业营运。商业营运的本质是流量变现!


专业写作是国企,国企存在的价值是国家垄断!

所以提醒大家谨记:

埋头写作提升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转换思维,还要有商业思维,要不停地打造个人的流量和影响力!


3. 如何让自己具备商业思维?

既然对一个人来说,思维最重要。如何提升流量?如何打好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如何让自己具备商业思维能力?如果感觉很难,可能就是思维设限了。

我们需要通过交学费和不断的学习,让自己逐渐具备商业思维能力。

a)除了文学的书,一定要多看一些成长提升思维的书

齐老师推荐了新东方出来的几个自媒体人的书,值得我们反复去看,例如:古典、成甲、李笑来等。


古典老师有三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我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都写得不错。其中《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关版税三四百万,它的确内容写得好,也有自身强大的影响力。


b)跟着老师学习,向优秀的大咖请教


齐老师这几年在学习上,她花了10来万学习商业思维。目前她已经拥有5年多的运营写作经验、还有她这一路过来踩过的坑等。齐老师自己切身的经验,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


老师很开心分享出她自己的这些经验,我们后续慢慢向老师求教。


c)在埋头写作的同时,有意识打造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一定要不停的学习看提升思维的书,加入一些圈子,了解更多的行业资源信息。


闭门造车行不通!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入新圈子,接触优秀的人,掌握商业思维。


整个网络不缺内容,不缺课程,不缺书籍,而每个人都缺流量。流量才是最高价的资产,所以,我们需要链接人脉!链接资源。


4. 有了商业思维,有什么好处呢?

一些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写一本书,各大出版社都在抢着出版,为什么?因为出版社出他们的书有前途,会很好卖。

今天文章引入燕子同学的读书笔记内容有点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让大家知道燕子天同学是多么努力和认真地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向她学习。在看文章的同时把齐老师前两节课的要点有过了一遍,你也不亏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