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一直被追捧和诟病,原因是一致的,过于追求实用。问题在于,诟病保险公司的往往是用教育的立场来评判,更倾向于态度、知识、思辨的结构,而保险公司更多的只是希望可用。有趣的是被诟病的保险公司在培训中慢慢被驯化了,培训往教育的路子去走了,更多知识、更多理念更多态度,而放弃操作的练习。
这里当然有成本的问题,初一想很简单,光教不练,光讲不做,老师讲完学员不用练习模仿试做,那培训班时间可以缩短,人数可以大大增加,那可不节约了很多成本。但是从成效来说,性价比恰恰是不高的,1万元百分之一的收获和五万元百分之四十的收获是完全不具备可比性的。当然在缺乏评估的保险公司培训系统中,在用文字信手写写的报告中,那一定不是这样的。
讲这一段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培训课程结构都被打破,一个三五天的培训班,总要塞进很多课,最后就变成,每个单元课程就是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三五个小时,各种练习和团体训练就自然放弃了,进而为了节约成本,时间再压缩,便一两天,再压缩一个住宿,弄的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结果培训的成效就无法在学员的绩效行为上体现出来,只能体现在领导的年度报告中。
但是PTT的培训结构一直还在。虽然见过很多公司包括上海的一些外企,把这个课程变成两天,还说很有效果。实际是天晓得。但总体上,有培训师资体系建设目的的保险公司,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很多还是比较重视四天的PTT课程的。
PTT课程中四次重要的练习,一个一分钟随机抽题临场发挥表达,一个三分钟习作当中表达,两个五分钟,,我一直觉得后一个,如果不是时间成本太高,应该是十五分钟的专题模式,更适合技巧加持下主题内容的展开。
这里面的一分钟很容易被操作者忽略,甚至因为讲授者对这个训练目标不是很清晰,只追求形式上的紧张,打压,而忽视讲授这个训练真正的目的。
这是一个讲当中表达技巧和演讲主题厘清各自范畴,将学员从讲得好不好这类混沌话题中清晰了解临场反应能力、处理技巧的一个训练。因为很多人容易认为,我懂,我就讲得好,不懂就讲不好;或者我紧张是因为这个内容我不熟悉,有没有这个因素,有,但他一定忽略了,对观众期待的评估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她;还有,忽视了有很多人懂了也讲不好,而有些人不懂,但是能处理这个场面。这里的能力,加入我们假设无视专业知识、主题,就能看到,临场的情绪管控、复杂场面的处理就是一种多技巧应用的能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