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见山,“我”外见我

你能看见山,是因为你站在山外,你能看见楼,是因为你站在楼外。那么,你能看见自己,是因为你站在自己之外。这句话在诠释一个古老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之所以迷,都是因为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单凭主观臆想去观察一件事,而他的观察,也只是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立场、心情等因素,对某个问题做出判断,并最终根据这些判断,做出选择。而主观上的选择,大多有失偏颇。即便靠好运气得到正确答案,那么下一次会如何,却又不得而知了。

旁观者之所以清,还是因为他能摆脱那些主观情绪的影响,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这件事或许和自己没太大关系,也可能利益瓜葛不大,不那么看重,自然就不会被影响情绪和判断。这个相对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倒是一个可以参考的选择。

而所谓的旁观者,倒不是某一个人,应该是更广泛的意见,每个人的看法都是自己的主观意见,都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做出的判断。只有将这些意见拼凑出来,才能得到一个更接近准确的判断。

只是在现实里,想得到他人的意见,并不容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他人也专注于自己,少有人多来关注你。其实也正如你不会刻意去观察别人。想得到别人的意见和评价,很多时候都是要付出学费的,是各种教育培训里,老师的职责,而离开培训,就少之又少。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更接近于正确呢?大概就只有将自己置身于观察者的角度,当自己的旁观者了。

“我”始终在我的身体里,每天都按照长期行程的习惯,去按部就班地生活,这些习惯是一次又一次重复之后的结果,当该行为形成条件反射后,就融入我的习惯里,去支配着我的每一次选择。不需劳心伤神去思考和判断,就能很快做出选择。长期依赖以此,节省了大量时间,可长期如此,是否正确,是否应该,却从未审视过。

而当“我”尝试脱离我这个身体后,就会去观察自己的行为,站在离我很近的地方,想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思考这样做到底是否得当。

“我”会看着自己在沿着从前走过的路前行,然后问我为什么要自己走,我会告诉“我”,这条路走了多年,这样最安全稳妥。“我”会提醒我,其它的路也不是不可以,为什么不去走走看呢,不一样的路上,也许有不一样的惊喜呢?我会犹豫,会矛盾,也会胆怯,但“我”的劝说,会让我最终迈出那非同寻常的一步,走向一条从未尝试过的新的路。

“我”会看着我每天要见的人,和他们打交道的方式如何,是否欠妥,是否说过不该说的话,办了不该办的事。“我”知道自己未必会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也就是说,“我”提出的意见和方法,未必是最佳的,甚至未必能解决问题。但“我”一定能提醒我,在遇到问题时,保持谦虚谨慎,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时刻警觉不被情绪左右,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定能让解决问题变得很从容,更高效。

“我”会盯紧我的不良习惯,不管是偶尔的懒惰,想要逃避的想法,还有面对困难时的拖延心理,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三心二意,都会提醒,甚至斥责。“我”这时会成为我的老师,用最激烈的言辞,告诉我长期如此,形成坏毛病,贻害无穷。只有做到“活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才能得到收获,得到成长。

那个被我虚构出来,并越来越真实的“我”,成了我的观察者,“我”是我的老师,我的知己,最了解我的人,也是最能帮助我的人。

曾经,我用反复的行为,塑造出一种习惯,这习惯又被我依赖着,成了生活方式,我依靠这样的生活方式,去为人处世,并根据效果做出调整,并最终形成了我的性格,我依靠我的性格,在世间立足,成为现在的我。

而我并不知道的是,假如我以自己已经行程的,根深蒂固的性格,去做出一次次习惯性判断,做出内心的选择,那么就必然会在一次次选择中,将自己带向一个注定的结局,这就是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一旦成型,命运就已经注定,我就被支配着,在看似自由,实则不自由中,如提线木偶般走下去,身不由己。而当我觉醒时,“我”就来了,“我”把真相告诉我,让我渐渐找到自由之路,走向我应该走的路。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自我救赎。

站在山之外,我和“我”看到巍峨的山,山上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处峰峦,每一株草木我都看得真切。站在楼之外我和“我”看到高楼林立,每一层楼上的细节,都具体而详实。“我”站在我之外,看着我正走在时而平坦,时而崎岖的路上,在告诉我,要用最正确的方式,走好每一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倾注一生研究影响力,把顺从心理学的观点...
    惜她阅读 1,589评论 0 2
  • 三、社会关系 1、偏见(prejudice)的本质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有些偏见定义也包含了...
    12_德德阅读 1,202评论 0 2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21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50评论 3 13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32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