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到一年,新买的手机开始响起了内存将满的警报。
删删删这件事对我来说着实有些痛苦,正好恰逢周末,这件任重道远的工作就落到了先生头上。
"你怎么能有这么多app?"先生看着我的手机屏惊呆了,"我全删了啊。"
"不行!"我尖叫着冲过去。
"这个app是我用来计步锻炼的,我打算要好好减肥。这个app是用来读电子书的,我听说最好要每周读一本书。这个app是用来听课的,我定了5门课程。这个是用来写文章的,这个是用来理财的,这个是用来学习育儿的,这个是……"
"你有那么多时间用吗?"先生打断了我的辩解。
我竟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
哪天兴致来了,凭着一时冲动,以提升自我的名义,下应用、报课程、买健身卡。
当然,这些都是好东西,扎下去学必有收获。但问题是,我只有二十四小时,哪能做这么多事?
做不了干脆都不做了。
于是好东西躺都在手机里睡大觉,而我继续在床上睡大觉。
我开始反思,我的想法是不是需要一次断舍离?
02
断舍离是2013才开始的新概念,是由日本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它的意义在于"断绝不要的东西,舍弃不用的东西,脱离对囤积物品的迷恋"。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作者提出:“断舍离是从哪里开始入手的,其实就是从住所、职场等近距离的环境开始,让自己变得快活。换句话说,就是把不快活变成快活。所以,先就让自己置身于快活的空间里吧!”
作者希望能通过"帮从家里的衣柜、抽屉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改变",从而帮助我们让生活空间变得更加清爽,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最终变得"快活",精神整个发生改变。
其实,断舍离的概念完全可以应用于思维和计划的大扫除。
03
我的奶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但是她告诫我们的话特别有哲理,"做人最忌讳就是晚上做梦千条路,早上起来绕大路。"
做事情想问题有想法是好的,但是想法太多却会成为灾难。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功需要的,绝不仅仅是1+1的努力。
无戒老师在训练营的第一天也告诉过我们如何增加中稿率的小技巧:在大量写作之后,确定你的写作风格,然后盯着两三个专题持续不断的投。
这其中就需要"舍得",舍得丢掉自己写的不好的文体和文风,放弃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舍得放下自己达不到的目标。
时刻问问自己:
1、最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最想变成什么样的人?
3、审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状态,我可以做的最适合最有效的事情是什么?
一次认准一件事,朝着最希望达到的目标不懈努力,深扎到底,好过同时做多件事却只能蜻蜓点水。
给思维来一次断舍离吧。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