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我参加了教委举办的教庭教育的一个落地式家校共育讲座,主讲人是一位研究家庭教育的上海专家,名叫石宣,五十多岁一位中年男性。
他的家庭教育很成功,也是一位成功的家庭教育专家,整整研究了十年家庭教育,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写了好多的书。他培养了一位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女儿,他把教育女儿点故事讲给我们听,他把看孙子的点点滴滴也用图片和视频与我们分享了,四个月左右培养孙子自己拿奶瓶吃奶,七八个月自己吃东西,逐渐自己拿勺子吃饭,大人离得远点不用帮忙,三四岁自己做饭,好像是在煎鸡蛋。这些都有照片和视频。可惜我光顾看忘了拍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培养责任意识。
那么多的教育理念要在一个多小时里讲出来并且给大家留下印象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的讲座风格很有特点,拿着话筒满场溜达,每说一个观点都会提醒大家''你们同意吗''''有没有道理''说到精彩处再提醒大家''此处应该有掌声''在他的提醒下,大家很注意聆听,慢慢不用提醒在恰当的时间掌声就配合上了,所以他的讲座掌声不断 ,大家专注力挺好,互动挺好。
家庭教育大部分人都很不重视,既不懂也不去学习,再说社会上没有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氛围。现在社会上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花大部分的钱送去私立学校或高级学校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我也是家长,我也一样不懂家庭教育,听了石宣老师们的讲座,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好好学习。
家庭教育跟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关系到每个家族的前途和命运,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成功,如果出了问题子女,那对家庭和个人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石宣老师和他的团队带着先进的理念和责任,呼吁每一个老师把理念带给每一位家长,呼吁全社会形成学习家庭教育的氛围,提高每个家庭的家庭素养,让每个家庭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降低家庭育人的错误率,不要把本来是未来的爱迪生扼杀在摇篮里。
我把培训理念和心得记录下来,警示自己,让别人看到或许对他有一点启发,也算我为家庭教育做了一点贡献。
老师一边举事例一边讲道理,所有问题子女的背后都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育人之基础之基础!学校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在家庭!那么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石宣老师分享别的家长的感悟,愿对大家一定深有启发。
第一个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家长,不是孩子。
说到教育孩子,很多父母自然而然的姿态就是 “我教育的就是你!”“我就是权威”,教育的对象自然是孩子。错了,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在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父母角色的误区太多了。
首先,缺乏耐心。很多父母都忘记自己幼小时,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学走路;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花了半生的时间学习如何为人处世。父母是成年人了,能够独立自主,就忘记了自己弱小时的种种尴尬、笨拙、失败,忘记了自己也是在不断的犯错中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
例如,孩子自己吃饭,总是好奇的摆弄餐具食物,将饭菜洒得到处都是;孩子穿衣服,因为手脚协调能力还不够熟练,总是慢腾腾的,东看西看。父母看在眼里,情绪上来了吧?怎么应对?
“你怎么这么笨啊!”“你又浪费粮食!”“你拖拖拉拉!”“你长大还能有出息点不?”
想着要收拾桌子,打扫地板,给孩子换洗衣服;有事赶时间,要迟到了;孩子怎么笨手笨脚,一点没有别的孩子伶俐聪明。各种糟心事情一堆,父母情绪就上来了,不由自主就是呵斥指责。就算父母能克制住,不用言语批评,看到小孩子制造的混乱场面,也会皱眉头,瞪眼睛,说话没好声气,整个气场都冷下来。孩子面对父母的直接批评否定,或否面情绪,会怎么想,怎么应对?
因为好奇,孩子想要尝试新鲜事物,想要感受自己手指运动产生的后果,把一块水果扒拉出盘子,尿尿时候故意偏离中心点,观察抛物线的变化,感受水花四溅的小刺激。这是孩子试图通过研究身边的事物,理解其因果关系,增强对周围世界的掌握,从而获得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尝试,是孩子发展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过程被粗暴的打断和干涉。孩子的生活中是一连串的“不”,孩子就会抑郁压抑,因为他的生活没有自主性,就体会不到成就感,不能肯定自我的能力,那么自我存在的价值就会受到怀疑,孩子还能有快乐吗?
孩子想炒菜做饭,刚偷偷溜进厨房,准备动锅铲,就被妈妈赶了出来,语气不耐的说,“去去去,一边玩去,你别添乱了。”这样的孩子能发展出自主自信吗?
人的各种能力都有发展的过程人的各种能力都有发展的过程,孩子尝试自己生活自理的时候,总是慢半拍。笨手笨脚的洗脸刷牙,找不到衣袖,拉不上拉链,收拾东西拖拖拉拉。父母教过一次,效果不明显;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孩子进步不大;这时候,父母往往就耐心全失。就算不打不骂,往往动作语气开始变得急躁不耐烦。孩子感觉到了,就会心想父母觉得我笨,我怎么老也做不好,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啊。因为能力不够而经常被否定,孩子会形成消极退缩的性格,同样也会很不快乐。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不快乐的孩子,让他有一个不快乐的人生,连同我们的人生也跟着不快乐?如果我们自己的人生就不快乐,那更应该反思不快乐的原因,更要避免将之影响复制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所以,孩子有问题,父母必须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仅是语言,还要注意手势,语气,表情。父母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让孩子第一时间感受的到是爱,是温暖,是安全,而不是否定,羞辱、恐惧?
有个母亲说,我教孩子读英语单词,耐心的教了几十遍,她老不会念;后来实在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她立刻念对了。
这说明什么?打骂教育有效果?错了。孩子之所以一直不愿意去念对单词,是因为她根本不想做这件事。谁愿意被人用枪指着脑袋做事?但我们的家长经常用手戳着孩子的脑袋,恨铁不成钢的教育孩子,你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后来挨打之后,孩子会念了,那是出于恐惧。出于恐惧才会去学习的孩子,一旦孩子大了,父母失去了这样的强制能力之后,她还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吗?打骂教育是短视的,本质是利用弱者的恐惧而强迫弱者服从威权,这种被动服从的人格在成年之后,也不会是有主见能担当的人才。
我们成年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在交际中,都懂得热情有礼,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很会做人,怎么回到家里,就不懂得运用情商,就不愿意费心费力营造良好关系,就没想过把自己最温柔最美好的情绪留给家人呢? 一份工作做到头是会退休的,父母能退休吗?父母不是职业,是我们终身的事业。
有些父母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花大钱买学区房,费尽心思找关系择校,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好老师,以为就尽到责任了。中国历代的皇帝给太子找的都是最好的师傅,提供最优良的学习环境,最终历史上有几个太子能成大器?有几个皇帝能称明君?还有些父母实在工作忙,将孩子的抚育完全丢给家里的老人。问题是,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能指望祖辈们用五六十年前的经验知识来成功教育新新一代?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第三方,成功率有多大?孩子,是父母亲生的,不是别人的。教育孩子的责任人始终必须是父母。
教学的主战场是学校,育人的主战场是家庭。
其次,缺乏理解。
父母对于孩子的理解,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任何有效的沟通和理解,都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沟通中,越能体会对方的立场,从多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越能有效形成共识。这一点,成人和幼儿之间在心智、情感、经验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更需要父母去主动跨越,并以自己的善解人意,培养孩子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形象的说,父母需要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在以成人的视角修正孩子的行为时,必须先理解孩子的想法,教育才有针对性。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关键词:有意。
有意的反义词是什么?--无意。无意的教育就是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孩子在哭。无意的教育就是,哭什么哭,烦死了;再哭,狼来了;再哭,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了。再哭,护士马上就到给你扎针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求控制场面、制止孩子的哭泣,以孩子的恐惧为利器,却是一笔糊涂账。大人并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哭,孩子也不能从这样的教育中理解为什么自己不能哭。
强者往往不耐烦理解弱者,因为他们握有强制力量。但是,没有人会永远强大。
举一个我家的例子。摘抄我最近开始的家庭教育日记:早上开始有意注意孩子的独立性培养。有独立性才有自信心。有自我肯定才会有快乐幸福,也更能欣赏他人。
早餐让老大老二自己倒牛奶,老二倒得刚刚好,离杯口2厘米。老大倒得很满,平齐杯沿。姥姥姥爷就一叠声的说,老大倒太满了。而不是先肯定他自己倒了牛奶。我过来说,不要紧,只要没倒泼掉就是好的。这时,老大小声说,有时候看见姥姥姥爷也是这样满的。
我刚想着姥姥他们在教育上还是有错误,不太会肯定孩子。自己感觉良好,觉得在家庭教育上进步一些,就犯错了。
姥姥说太冷了牛奶,喝下去不行。我说试着喝一口才知道。说着,伸手就把老大的牛奶倒了一些到我的杯子里。喝掉,说还没那么冷。他却叫起来了。我奇怪了,问老大为什么又不高兴了。他瘪嘴说,本来是满满的。哦,原来他很得意自己能够把牛奶倒得刚刚好,一个杰作。可惜既没人懂得欣赏,我又随手破坏了他的完美感。我们对外人不能直接拿了人家杯子就分点水喝,总要问一声。对家里人,往往就省略了。还有,我根本没把他的牛奶杯当成一副作品,以为他听懂了我要试着喝牛奶的目的,但显然,老大关注的不是牛奶冷不冷,而是这是完美的杰作。我觉得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于老大却觉得很难以接受。
后来,我诚恳的给老大道了歉。请他原谅妈妈的无心之失。他伸过脸庞亲我,但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
在理解孩子这个重要问题上,有个重要前提,就是父母一定要先赢得孩子的信任,才可能让孩子打开心扉。信任,首先是表现出父母的爱。
最后,缺乏尊重
看了石宣老师播放的一个实录。一个高知家庭,儿子逃学,打架,打游戏,处处叛逆;父亲和母亲为了教育孩子相互指责,闹到要离婚。镜头里的那个少年一遍遍的流泪嘶喊,“无论我怎么做,你们都觉得我幼稚!”。那种灵魂赤裸的痛苦,让我不忍目睹。孩子所有的自主性都被父母剥夺,他各种出格的言行是为了提醒强势的父母,他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可悲的是,这种信号不仅没有引起父母的反思,反而被父母视为他无法自主,无法照顾好自己的证据,于是进一步变本加厉的管制高压孩子。一家人在这个以爱为名的窒息怪圈里互相折磨。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情。对于孩子来说,她丢失了一个洋娃娃的刻骨伤心,和成年人失恋的悲苦,没有区别。既然孩子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我们为何不去努力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情。对于孩子来说,她丢失了一个洋娃娃的刻骨伤心,和成年人失恋的悲苦,没有区别。既然孩子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我们为何不去努力理解他呢?成年人有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孩子的情绪是无足轻重的。“这有什么好哭的?”,“这有什么好玩的?”“哎呀,你看看他,太好笑了。”“来来来,你学声小狗叫,给你五毛钱。”
孩子,再可爱也不是动物!
还有孩子们被大人责骂后,有的哭泣,有的垂头不语,往往一会儿就高兴的玩耍去了,情绪转换比较快。成人们就以为孩子忘性大,伤心不会太久,因而对待他们就不太注意方式方法。其实,孩子只是试图自我修补自我安慰,因为他们从父母师长那里得不到理解和安慰。这种孩子长大后是极其缺乏安全感的。
孩子们只是弱小,心智在发展中,他们同样有自尊心有羞耻感有人格。父母都不尊重他们的人格感情,孩子长大能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自信?
石宣:刘老师是夫妇俩一起来参加研修班的,因为我们有资助政策,凡是夫妇俩一起来的只收一个人的教材费和服务费(两天包含三本教材也只有200元,因为我们讲课老师是不收讲课费的,才有这么低的费用)。几年下来,我们这个政策真好,凡是一起来的效果最佳,很快就形成了统一战线,是在科学理念和方法上实现了统一。
刘老师结合课程中的有意,对照了自己家庭中太多都是无意的教育状态,就是我经常说的这一点上太高的育人错误率。刘老师列举孩子换衣服的事例中,就很好地使用了有意的科学方式,结果就是很好。这就是家庭教育是科学的实用的很好案例,也给刘老师一家践行现代家庭教育增添了信心。
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应用1.3 石宣老师主讲
刘敏分享
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家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应该有意的思考如何合理的,有效的进行家庭教育。那么,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第三个关键词—日常生活。
什么是“日常生活”?起床,洗脸,整理房间,吃饭,购物,工作,学习,娱乐…一天的生活过程。家庭教育就是渗透和融入在这些生活过程中,生活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家庭教育,处处体现着家庭教育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有效与无效。
按时作息—意志力的培养,
叠衣叠被—持续力的培养,
房间整洁—做事有条理,有始有终,
专心吃饭—专注力的培养,
吃饭礼仪—注意他人和集体联系的培养,
生活自理—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
能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勤劳能干,责任心的培养。
每天坚持规律的作息,例如7点起床,9点上班,5点下班,11点睡觉,运动半小时,学习一小时,等等。关键是父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需要,邀请孩子参与作息表的讨论,制定规则,然后全家人一起坚守。还必须注意周末放假的作息调整,也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平时上班上学作息都规律,一到周末放假就乱套。那么,孩子以后做事情也会容易“一日曝十日寒”,在生活中容易打乱仗。并且,父母在家的每一分钟都是亲子时间,都能与孩子形成有意的互动。运动时带着孩子一起跑跑步,做饭时让孩子摘菜,整理餐具,学习时让孩子在一边看书…有规律的作息,孩子才会懂得自律,做到无需父母监督催促就能自己安排学习生活,还能避免散漫拖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叠衣叠被,这样的小事,或许有些大人都不以为意,不叠也不会影响升学就业。但是,能够每天坚持将一件小事做好,孩子将来自己处理事情会更有耐心,也更全面。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更能培养孩子做事情有条不紊,细致周到。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参与指导,与孩子探索如何更有效率的收拾玩具,安排空间,美化居所。做事情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统筹思考,是训练孩子处理问题的好机会。
专心吃饭,这是幼儿经常遇到的问题。早上经常赶时间,孩子吃饭慢腾腾的,还时不时玩餐具,把饭菜拨来拨去,很容易让父母着急上火。所以,在上幼儿园之前,吃饭时父母就需要用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首先,问孩子想吃什么。如果孩子偏食,父母要耐心解释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可以借助相关绘本让孩子明白各种食物都会帮助他跳得更高,踢球踢得更远,等等。父母自己要大口专心的吃饭,吃得很香甜的模样,会让孩子更愿意吃饭。还可以借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角色使孩子觉得吃饭有趣。例如,我们家的孩子喜欢托马斯小火车,熟知多多岛上每一个火车站。吃饭时,我就让他们扮演火车站,用勺子装满满的货物,快点运到火车站里卸货。各种方法都可以尝试,让孩子逐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如果实在吃不完赶时间,我们也会帮助他们喂一下饭,但首先他们得自己吃,并且讲清楚,吃饭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妈妈是帮助你们来节约时间,下次应该快点吃。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吃饭速度不一样的,父母要仔细观察,避免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吃饭的礼仪,也是培养孩子注意自己行为是否适当,是否与他人有良好互动的好机会。吃独食,含着饭说话,用筷子指着别人等等,都是父母要注意纠正的。我们家姥姥特别疼爱外孙,知道他们爱吃虾,每次做了虾,自己都不肯吃。我就给她夹到碗里,她也不吃,又夹到宝宝碗里。姥姥是心疼他们,但这种做法会使宝宝觉得自己在家里最重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其他人都得让着他们。这样自我中心的孩子,将来是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协作的。所以,我说姥姥你疼他们没错,但要注意方式。他们一顿饭少吃几只虾,不会影响营养。你溺爱他们,使他们习惯于只考虑自己的需要,那将来除了你爱他们,别人都不爱他们了,那就不好。而且,小孩子喜欢吃某样东西,最好也有限量,这就是饮食有度,小孩子也学会适当的克制自己。
自己穿衣刷牙洗脸,自己洗碗洗袜子,这些基本的生活琐事自理,是培养孩子学习,探索,增强对自己和周围世界了解和掌控力的好机会。当孩子能自己走路了,他很高兴;当他会自己说话了,他很高兴;同理,当他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不需要依赖他人就能打理好生活时,他会由衷的为自己的独立性高,能力强而高兴,他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勇敢的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孩子在自己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的活动中有明显抵触情绪,不愿意自己动手,那么可能有两个方面,父母做的不够好。一是,所有的技能都有学习和熟练的过程,如果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或者父母没有耐心,觉得孩子笨;或者提出了超高的要求,那么孩子都会因被否定,失败过多而形成畏缩心理。但是,在帮助孩子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过于主动。要先观察孩子问题在哪里,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他可以做到的,哪些是需要请求帮助时。帮助时,父母是辅助孩子完成,而不是包办。二是,父母舍不得孩子动手。勤快的父母疼爱孩子,处处都是宝宝还小了;放着,我来;这里不需要你;宝宝吃好玩好,宝宝开心就好。结果,孩子娇生惯养,一点点辛苦都受不了,根本不愿意自己动手。
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给他做。爱做家务的孩子,勤劳体贴,人见人爱。这个道理不需要多讲。尤其家境富裕的孩子越需要理解生活中酸甜苦辣。因为最终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经历风雨而茁壮成长的独立的人,而不是“啃老族”或“纨绔子弟”。让孩子做家务,能够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他会明白这个家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个人都应该维护家的美丽,清洁,温馨,和睦。要让孩子明白家人的付出,饭菜不会自动做熟,衣服不会自动变干净,地板需要经常打扫才会卫生…而且我主张孩子分担家务不能付钱给孩子,因为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分担的责任。以金钱来诱使孩子做家务,会使得孩子过于重视结果,而体会不到家人彼此付出的责任感。妈妈做家务不拿钱,爸爸做家务也不拿钱,孩子也不能认为家务是他对家庭的额外付出。在家务问题上还有一个误区是,家务都是妈妈或女儿的事,爸爸或儿子不用动手,这种传统观念极其有害。孩子必需从小明白,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家庭成员应当彼此爱护。
日常生活还包括我们平时在家庭外的各种活动,出行,购物,办理业务,观看演出,去公园玩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父母都需要随时注意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使孩子熟悉社会的各种规则,遇到问题的应对策略。乘地铁,家长会不会插队?走在路上,会不会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会不会闯红灯,乱穿马路?去超市退货,应该怎么和售货员说话?观看演出,怎么样才可以不影响他人?去公园玩,能不能随手摘花,买玩具?这些日常遇到的问题和规则都是孩子从家长的言行中学习的,而不是课本知识所能教授的。
总而言之,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孩子能够生活自主,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勇于承担责任,乐于付出,开朗自信,坚韧顽强,那么孩子也一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安排生活节奏,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耍,孩子自己心里清楚,根本不需要父母在身边不停的监督催促管教。从事教育行业的经验看来,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都是从小逐渐培养起来的,补习班并不能代替家长完成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重任。
培育一个人格健全,能力出众的孩子是父母们的殷殷期待,这其中很基础很日常的努力就是父母们要带头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生活方式”?:是指价值观念影响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除这一表述外,亦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方式概念:狭义是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广义是指个人由情趣、爱好、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
每天早餐喝一杯牛奶算不算“生活方式”?
坚持体育锻炼是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早睡早起是不是生活方式?
父母偏食是不是生活方式?
父母生活朴素算不算生活方式?
不吃垃圾食品是不是生活方式?
坚持阅读是不是生活方式?
无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有多高,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一点,功名利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仅期待一个成功的令我们颜面有光的孩子,更期待一个心灵活跃,思想丰富,有美好情感,健康快乐的孩子。
石宣:这一个关键词我们要是细讲可以讲上几天的。虽然我在课程上帮助大家列出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融入家庭教育的,但是刘老师又进一步思考和反思,对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进行了盘点,很值得大家一读,我们生活中注意要这些问题了吗?我们这些生活中有家庭教育内容吗?就算是有,我们的方式方法对吗?符合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吗?
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应用1.4 石宣老师主讲
刘敏分享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那么,家长们要如何做才能取得较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呢?
第四个关键词:身传言教。身传言教,而不是言传身教,突出了“身传”。突出了行动示范和榜样作用,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之一。俗话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行为的榜样,是最有力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都潜移默化塑造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儿子:爸爸,你为什么没有小汽车?
父亲:因为我买不起。
儿子:怎样才能买得起小汽车呢?
父亲:你现在用功学习,长大了就能买小汽车了。
儿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的态度就是典型的回避责任。很多父母好像觉得学习和成长就是小孩子的事情,而成年人只需监督督促小孩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梦想拿去强加给孩子去实现,是非常不公平没有道理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家长们自己看电视,却让孩子好好做作业;自己刷手机,却禁止孩子玩游戏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成年人都没有自制力,都不热爱学习,不能做出好的榜样,去影响孩子热爱学习,自律上进,凭什么期待孩子会比父母更出色更有成就?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一样,只有公平合理,民主平等的关系模式,才能最大的激发个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因此,买车这个例子可以有更好的演绎模式。首先,父子应该认真谈谈为什么要买小汽车?家庭是否迫切需要小汽车?如果孩子特别想买,那么父亲应该和孩子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例如从每月收入中增加一笔储蓄用以买车,并和孩子解释清楚家庭预算有哪些内容,买车对之有什么影响,让孩子接受一个可行的买车方案,并让他明白父亲和他自己都需要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具体的努力。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付出和回报的正确关系,而不是一句笼统的“你好好学习”所激起的逆反心理。
尊重孩子,培养他的自信与能力,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在家庭中公平的对待他们,不因他们心智体力的弱小而无视或轻视他们。例如,我们家的孩子喜欢玩iPad游戏,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爱玩游戏也是人类天性,所以没有强行禁止。因为孩子终归是要独立生活的,他们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孩子也不会生活在真空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会接触到社会生活非常复杂的方方面面的事物,他们需要父母指导的是如何分辨这些现象的是与非,好与坏,如何自我选择,自我决策,自我行动。人性的各种需要,需要尊重,认可,疏导和激励,而不是因为担忧负面后果,父母们就预防性的强力压制孩子的需求。所以,我更注重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规则。我提出的要求是周一到周五很好的做完每天应该完成的事情之后每天十分钟,周末每天三十分钟。孩子们有些不乐意,觉得时间短,我加了一句,爸爸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外不许玩游戏。他们眼睛一亮,明显的开心起来,并乐意的接受了规矩。他们振奋,是因为得到了和大人一样的公平对待,规矩不是强加给他们的,他们感到受尊重,于是约束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们又不满意了,游戏玩不够,希望能每天增加5分钟。我说不行,规矩需要遵守,说话就要算话。他们表示不理解,不情愿,很难割舍玩游戏的愉快。我就举了一个例子,他们立刻明白了人为什么说话要算话。我说,你们过生日时想要一个火车礼物,妈妈答应了,就给你们买了。如果妈妈说话不算话,不给你们买,你们感觉怎么样?他们秒懂,并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规则。经过几次耐心的交谈,他们现在玩游戏已经能够到点自己收起来,然后去做别的事情。由于家长平时在对待孩子时能够信守承诺,所以孩子也会学习这样的榜样,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老师的讲座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太多的科学育儿,家庭教育知识需要大家学习,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