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妹说,他们家小子的书,被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了,得去买书了。
我建议她去图书馆借,要不在万能的朋友圈跟大家换着看也行,每家肯定都有冲动下购置的书,看完了,再看,再看,小朋友们的耐心有限,不识字,他都能讲给你听,可见这个阶段的求知欲有多强,选好书真的很重要。
好多小爸妈,情愿让孩子看电子产品的东西,虽然更新够快,可能主要是图文并茂有语音,省了她们自己不少心,但没有了亲自互动交流,想让孩子爱上读书,难啰,搞不好还毁了眼睛。
所以,前车之鉴,还是要学习那些会选阅读资料的家长,绘本自己读也好、互动亲子读也好,都会有收获的。制造阅读的氛围与习惯才是个亮点。
2
看到平台上有人撰稿抱怨“没有书香的故园......精神成片的凋零...”大概是放眼他的故土,有新开的网吧和麻将馆,却没有人愿意开一间书屋,对比其他地方他无法继续热爱没有书香的故土。可想,他是个文人,也许还是个墨客,在大声急呼“故土需要精神家园!”
想起我的故土,曾经有一间小店——杂货铺,在老街上,其实是学校里一位老师家的祖屋,一个智障的老人看着小摊子。杂货铺吸引孩子们的,是它墙上挂着的一根绳子,绳子上挂着许多的小人书。这些书他们家不是卖的,好像那时候就租。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有商业头脑,物尽其用。放学后有一些人会蹲在他们家小铺子里看,看完一本再换。
想起来那大概就称得上故乡最早的书屋了。我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去看过,因为害怕那位老师,可能很少去,但知道他们家是有很多小人书的。书非借而不能读,估计蹲在他们家看的人一定一辈子都记得那些小人书的情节。
3
我不借书,借过报。
近三十年前,那时候乡下家庭订报的人家不多,要有肯定也是条件比较好的。有一同学,也算得上沾亲带故,家里双亲都是干部,我爸打听到他们家订了学习报、语文报之类的,就让我去借着看,说是跟人家大人说好的,一个星期去一次,在他们家看 。大概还不太舍得让我借回家看,所以印象中,我每个星期得去他们家看一回报。
那家的爸爸有些严肃,所以我记得每次去都有点儿害怕。既然答应去,还不能不去,也害怕被说不守信用呐。过了多久不再去,也记不清了,也算是接触过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家庭的了,读书看报需要安静,他们家是很符合这种氛围的。
如今给家里小的看书,也在给她灌输要安静。过闹市而能不受干扰的人,太少太少了,能坐下来看会子书,也许是一种幸福了。
4
买的书也不少,前段时间全把它们整理了放在桌上。唏嘘这些或是因为自己冲动或是因为老师任务而购置的书,到底被利用了多少啊?
办公桌上也堆了些,有心将它们送给比较需要的下位小朋友;同事们看到的,乐意的也就拿去了。我自己也收过很多前辈们的小孩子的书,小范围的循环利用也挺好的,真的,总比束之高阁好。
图书馆离家不远,很乐意与小鬼去那儿坐坐或是借书回来看。借的,或许才看得更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