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公立大学,有一个现象是中国大学没有的。有一部分学生是从社会上的工作上返回来拿学位的。中国的大学很难考,所以不存在这种现象。美国的大学比较容易上,所以有一部分人高中毕业后就工作,感觉知识不够用,于是就又回来补充知识继续学习。还有一种是没有从事自己本科学的专业,于是又回来再上几门课补充一下商学院的专业知识。
我发现学生中,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这样回炉的学生往往比应届生更认真,问更多的问题,成绩也往往更高。应届生们,除了几个拔尖的同学以外,大部分的态度是拿完学分,修完课,拿个相对不错的成绩就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往往拿不到他们理想的成绩。而那些从社会上回炉的学生,他们的目标性更强,动力更足,拿到高分的往往是他们。
回炉的学生很多有家庭,学习成绩最后却比年纪轻轻没有什么负担的学生成绩好。你不能归因于回炉的学生聪明。因为他们往往都是高中之后,对于学业没有很大的抱负或者兴趣才会选择直接工作的。但最后他们的成绩反而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反超,我归因于最重要的一点:决心。英语里面叫determination。或者用另外一个类似的词,叫motivation(企图心)。
这两个词,determination(决心)和motivation(企图心)也是我入读博士时候我的导师第一堂课说的话。她说作为一个学者,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在我后面的人生岁月里,每当看到这样企图心和决心战胜天资的例子,我就掰下一个手指默默点头。我看过天资完全不够博士的人,靠着企图心,干掉一批天资好的博士候选人的。我也看过超级名校毕业的好苗子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输给普通名校的有心人的。
这样人生的龟兔赛跑,总是在循环发生。现实中,如果两个人能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几乎不可能你是兔子,我是乌龟。几乎所有的平台上的各位都是实力水平差距不大的。如果差距过大,你就不该属于这个平台,而是去更高或者更低的平台。所以我们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和同一个平台的人在竞争。如果你在这个平台上是一只兔子,对方至少也是一只松鼠,而对方是乌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乌龟不会出现在你这个平台,跑的慢的乌龟会被社会安排到低一层的平台和跑的快的乌龟比。在你这个平台上,松鼠一次性跑的没有兔子快,但是只要松鼠愿意持续的跑,跑过兔子是迟早的事情,远比乌龟跑赢兔子的概率大得多。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生活中,为什么有心人得到的成就远远大于天资高的人。
到了三十,我就不断重新思考人生中被灌输的那些理念。我想思考清楚这些道理,独立的,安静的,不受干扰的思考,然后去尝试过更好的一生。我的思考来自于生活对我的反击,来自生活用事实清楚的告诉我,事情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个样子的,事情不是你被教育的样子。我被抽了一个耳光,于是我坐下来思考。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就庆幸,我就感觉我的生命在成长。很可惜,很多这样的道理,却是不能堂而皇之的写出来。因为它违背了被人强加的主流思想,违背了社会强加的虚假的高大上价值观,但是他却是最走心的,最有益的。少有人走的路,在我现在看来,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更好的路。有人说,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说的是,原因很简单,那个道理的代价太少,你伤的不深,所以才没有学会。否则,一个独立思考而又愿意进步的人,一个被赏了左耳光而又被打痛的人,是不会再把右脸奉送上去的。
这里有我旅居美国的一点小思考,搜微信公众号:jiatta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