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黑铁山
2021年4月7日(星期三)
凌晨两点,大姐在三姐妹群里发了杨国夫领导三支队抗日的一些材料,我也一样,正辗转难眠。
今天去周村继续查找资料。周村是爷爷的故乡,也是他牺牲多年后魂归故里长眠的地方,怎不让我们思绪万千。过去我们都经常因各种原因去周村,今天寻根的心境与以往必定迥然不同,这一步真的迟了太多年。妹妹有事走不开,大姐和我相伴同行。两人一夜都没怎么睡,脸色灰暗,心里却有一团希望的火在燃烧。
早上跟单位请假,领导知道事情原委后表示非常理解支持,令我心存感激。陪我们姐俩前往的是大姐过去的同事、部队正团政委转业的军旅作家杨传勇。杨部长人好又热心,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对党史军史特别是淄博抗战史也很有研究。
上午,我们先后去了周村退役军人事务局、周村区档案馆党史、地方史研究中心。这些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得知我们是查找烈士线索的,都很重视和热情。找来很多资料供我们翻阅。
曾经被父亲带回家、后来在几次搬家后消失了的记有爷爷英雄事迹的那本淡黄色的薄书,在这几个地方还是没有找到存档。我很沮丧的发现了一个现实:在我们跑的这些档案管理部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东西保存下来的缺失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八十年代以后形成的。那些久远的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记录都到哪儿去了呢?
不由得想起当年时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杨国夫曾给父亲有一封回信,勉励父亲要继承爷爷的遗志,有工作生活困难也会提供相关的帮助……多么宝贵的书信啊,却被可恶的老鼠咬成了碎片。想到找到那本书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心情十分低落。
但在翻阅资料及和这些部门人员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和判断。
“淄博市民政志”记载:1937年12月底,日本鬼子沿胶济线开始入侵淄博地区,12月26日由姚仲明、廖容标等率长山中学学生及长山周边四十余名抗日志士,从长山出发到位于四县交界的黑铁山举行抗战起义仪式,司令马耀南当时并不在山上,他正带着一帮人四处为部队筹粮筹款。“烈士英名录”记载“一马三司令”中,只有马耀南是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的,马晓云、马天民两兄弟都是在1938年参加的革命,爷爷是与马耀南同时期参加革命的。当时由共产党领导的长山淄博地区抗日组织,只有黑铁山起义这一支队伍。
爷爷应该就是黑铁山起义成员,否则1937年12月参加革命这个时间节点无法解释。
联想起1993年母亲病逝后,父亲为母亲同时也为自己选墓地时,把我们找的几个条件较好的地方都否决了,当听说黑铁山也在建公墓时,他立刻就确定了那时条件较差的黑铁山公墓。现在想来,有诸多无奈的父亲,认为这样的选择或许会让自己离爷爷最“近”吧。当年他也许跟我们讲起过黑铁山的事情,可我们印象中只记得爷爷跟随杨国夫打鬼子的故事。“起义”,对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讲,远不如“打鬼子”听的过瘾,所以把黑铁山淡忘了……在我们残存的模糊记忆里,那本记载有爷爷事迹的薄书里好像有记载,只是我们找不到了……
条条线索都指向黑铁山。爷爷是黑铁山起义队伍成员,这应该就是事实。
爷爷那年36岁,应当有着成熟的思想和判断力,36岁的他之前又是干什么的呢?他是在日本鬼子入侵初期、在千千万万老百姓中,那些最早觉醒走上抗日杀敌保家卫国道路的“少”部分人,我们为我们的爷爷骄傲。
英烈马耀南的儿子马立修86岁了,今天正好在故居。带了礼物去看他,老人家身体还不错。知道我们的爷爷是跟着他父亲马耀南打鬼子的烈士,拉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话,只是老人家当年年龄太小,过去的事情都不记得。一起合了影祝他老人家健康幸福长寿。在这里还意外碰到了一个研究那段历史的白发作家高元胜,他正接受记者采访,留了地址电话,需要时我们再去拜访他!
明天一大早要去博山,那里极可能就是爷爷牺牲的地方,希望今晚能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