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共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第六章——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我家老大的脾气很暴躁,爱抢东西,从不谦让妹妹,几次大闹之后就被家人冠以霸王龙的称号。而不爱说话的妹妹,不仅害羞还胆小,尽管上幼儿园以后,有很大改善,但还是改变不了家人对她胆怯的看法,每次被姐姐欺负,我们都让她要勇敢一点。
01
你给你家孩子贴标签了吗?
看了这一章,才让我意识到,在我们长期的心理暗示下,已经给孩子贴上了固定的标签,诸如,笨蛋,胆小鬼,霸王龙,捣蛋鬼,耍赖精,懒鬼,你不行,你很坏……
心理暗示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孩子一次两次拖拉,父母就开始叨叨,每次都拖拖拉拉。孩子一次两次胆小怕事,父母就抱怨孩子是个胆小鬼……长久下去,不仅父母会把这个看法根植在自己心里,孩子也会慢慢感受到,我就是那样的。
由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就判定孩子的性格,就给孩子冠以某种固定角色,谎言说久了都会变成现实,而这些对孩子莫须有的冠名呢?这些负面的标签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你有没有想过?
孩子很在意父母对他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对孩子的看法,认定会造成孩子的感受和行为的改变。
日久天长,孩子会接受这个角色,向着大家的"期待",“鼓励”发展。我们一定要认清这点,避免给孩子贴上某种负面的标签。
02
如何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如果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某种负面标签,怎么办?我们一定要立即马上解救孩子,避免这种负面角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终身影响。
一个胆小鬼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大可能依然胆怯怕事,自卑恐惧。一个捣蛋鬼的称号可能伴随孩子整个童年,少年时光。一个霸王龙长大后,不管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上,可能处处与人针锋相对,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要拿出时间精心策划,帮助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千万别低估这种莫须有的标签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也可以让孩子听到父母或其他人对他的正面评价。
让孩子改变对自己形象,性格的固有思维,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
“宝贝,谢谢你提醒我,你的记性真好,我差点忘记了。”找好机会对贴上丢三落四标签的孩子这么说,是不是可以让他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呢?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你希望孩子有什么行为就要自己做出来给孩子看。
比如对不爱收拾自己玩具,整理房间的孩子,我们创造机会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可以抱怨打扫卫生真麻烦,然后说出具体的打扫流程,最后在打扫成果上,大作文章,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爱上打扫,爱上整理。
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回忆他曾经的突出表现,给孩子增添自信心,甩掉固定角色的困扰。
如果孩子老样子行事,父母要向孩子阐述你的感受和期望。
"我很生气……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我希望你……"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感受和期望,从而可以改变思想,改变行为。
03
不要给孩子贴任何标签!
我们要认识到一个负面标签对一个孩子的危害,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很强,孩子小,还没有思考能力,特别容易接受父母和其他人的心理暗示,形成固定思维,认定别人对自己的评定。
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父母先改变自己对孩子的看法和态度,创造机会影响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界定,让孩子重新看清自己,认清自己,甩掉那些虚无的标签,发现亮点,找回自我。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正面的标签就能事半功倍吗?
给孩子贴上乖巧懂事,勤奋聪明的正面标签,会不会让孩子产生无形的压力,不敢表现内心真实的自我?会不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活在别人的期待和希望里。
我们不要给孩子贴任何标签,不要把孩子界定成一个刻板的存在,不要给孩子的人生设限。
正如作者的导师吉诺特博士说,我们的宗旨是:不要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至此,《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本已和大家分享完毕,谢谢大家的共读,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