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是一点都不陌生的事情,孩子出生后就开始接触各种育儿启蒙理念方法,但六年来,这也成了我的一大软肋,是一件始终没有坚持下来的事情,内心也有很大的恐惧和不自信,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引导,另一方面感觉孩子带不动,还有一个因素是自我的规划实施能力也很欠缺,所以英语启蒙在我们家是个老大难了。
第一章盖老师在前言就说了,要有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二语习得”理论。看完才发现这个理论是被我深深接受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英语,绝非为了功课,而是希望他们能获得一把打开更广阔世界大门的钥匙,因此不是浅尝辄止,不是应付考试,而是要当“专业选手”,学会应用。特别喜欢它的用词“潜移默化”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正是我所想要的学习过程,润物细无声般的去影响孩子。
对于英语学习我一直是那种想触碰但又缩回的手,之前有坚持一段时间听音素,单词和分级绘本,后面没有坚持,主要是因为离开了妈妈就暂停了,而我出差又多,就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连贯的坚持过程,加上自己的英语已经彻底还给老师,除了偶尔能蹦几个单词,阅读能力还可以,听说完全是废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于“学得”式学习反感的原因,我们那一代就是这种应试教育下出来的,哑巴英语,当然我们那会儿有得学习已经是感恩的了,跟现在的年代没法比,今天的孩子,尤其在还小的时候,就用学得的方式,必然会抹杀他们的积极性。
“习得是最适合儿童的方法“,一直有所畏惧,把英语启蒙看作一个很难的大工程,会担心孩子带不动,会排斥,但是书里说,儿童是习得语言的天才,他们的大脑决定了他们是天生的语言习得者,”“成人的大脑已经固定了功能分区,儿童的大脑还具有可塑性和弹性,而语言的建立是以脑细胞之间的链接为前提条件的,比如听到“water”这个词发音的脑细胞要和主管“水”、“一杯水”“海水”“喝水”这些形象和概念的脑细胞建立起链接,人才能理解语言,而儿童的大脑具有强大可塑性,在语言处理过程中,可供链接的细胞数量更多也更为活跃,因而孩子较成人更易习得语言。“(原文引用)
也是看了这一段,让我更有信心,孩子是会很轻易的习得语言的,不要预设一些障碍,以家长固有的思想去给自己设置无形的屏障,又或者说,要了解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在黄金期给予孩子更多的刺激,事半功倍的引导孩子走上这条大道,不要太有功利心,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吧。
其实与其说这是孩子的功课,不如说这是一场对父母的考验。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如学习母语一样,自然而然的习得。但如何去实现这个自然而然。首先肯定要投入大量陪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要去创设一个家庭迷你环境,要主动说英语(想到之前买的家庭英语口语实用指南可以派上用场了)、给孩子看英语动画(这个感觉会有些难度,孩子习惯了中文动画,会不会不愿意看英文?如何引导)、听故事(这个也得多找一些资源)、看原版书(家里之前买的还有一些)、资源管理及应用者(网络上资源非常多,往往就是一个转存后再也没有用过),这真的必须祥致的规划了!
要想水到渠成,我们家长就是引水人,太考验家长了,接下来真的要拼时间和拼精力了,只为了得到一个自然而然习得英语的孩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