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们四人吃罢早饭,利用短暂的空隙去爬浮山。过了加油站,在路边碰见一位老人,旁边一个大背包,有气无力的样子,耷拉着头,全身都湿透了。他看见我们,说:“有吃的吗?”我和王昕姐姐都有低血糖的经历,所以想老人是否早上没吃饭,发生了低血糖。所幸,王昕姐姐包里随时带着糖,全部给了老人,嘱咐他吃上点就会好了。我们说帮老人打电话,因为他没带手机,老人坚决不肯,说家里只有老伴一人,得了脑血栓,不想让她担心。我们只好作罢。
安抚好老人,我们继续前行。走了大约百十步,我们一想:不行,得回来看看老人怎么样了?万一发生危险咋办?于是,我们四人果断折回。果真,老人比刚才更虚弱了,糖也没吃,散落在旁边椅子上。我们问了老人状况,这是他第二次发生这种症状了,子女上班都忙。但这次,他主动提供了儿子的电话。我们立刻分工,孙主任联系老人的儿子,我们几个去买吃的。所幸,往东走不远就有个路边摊,我们买了热牛奶、鸡蛋、还有俩面包,王昕姐姐付了钱,我们就急匆匆往回赶。
回去的时候,孙主任拨了几次电话,都无人接听,估计是对方看到外地号码,故意不接的。我说:“那给他发个信息吧,或发个彩信,这样他就接听了。”发完短信后,我们问大叔还能记住其他亲人或朋友号码吗?老人无奈只好告知了老伴的号码,让她通知女婿来救援。这个空隙,我们帮老人打开奶,剥了鸡蛋,他又吃了些面包,慢慢地精神些了,能正常说些话了。过了一会儿,他儿子估计看到了信息,打过来了电话。孙主任告知了他方位,说明了情况,老人又接过电话,语气非常客气委婉,问儿子有时间吗,说自己犯病了,是否能去接他?看得出老人真的很无奈,很脆弱。但老人儿子的语气令我们很不舒服,很冷淡,也不着急,问老人能否自己去医院,他在医院与老人会合。直到老人说他动不了了,去不了了,老人的儿子才答应来接。
看老人恢复了些神气,无大碍了,我们一路小跑赶回学习会场,恰好没迟到。虽然有些晚,但祈祷老人平安无事才更重要。
中午的时候,老人打来电话,非要来感谢。我们说:“不用,是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的,老人好好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老人终于转危为安,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