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鹏使用一元化笔记带来的10+收获和跃迁价值

做笔记就像酿酒,喝过最好喝的,还是自己酿的...
新体验就是创造,经历过的最好的创造,还是自己的体验...

朴实至简.png

引例

300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在树下小憩,被熟透的苹果砸中,摸着头上被砸的包,他疑惑着为什么苹果会向下落,而不是向上落?

带着这个疑问,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演算后,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并奠定了多门学科的基础。

他的“创造”,改变了世界。这个年轻人,大家耳熟能详。

15天前,有一个小女孩,捡着地上的花瓣,拍了拍花瓣上的泥土,抬头看着树上的花瓣,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花花会掉下来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我不会有这样的发问呢?

问我问题的这个小女孩,是我两岁半的女儿,正在每天保持着高频率的“创造”。

为什么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为什么女儿会问出那么厉害的问题?
为什么我问不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之前觉得生活每天不就这样吗?
为什么我会觉得时间过得那么快?
为什么过往的日子总会失忆
……

我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篇文章不会讲十万个为什么,而是会分享:我为什么就突然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1. 真的有用吗?

前几天,无意中听小伙伴提到“一元化笔记”,听她说完各种收获后,我脑子里泛起了各种疑问?就这么简单?真的那么有用吗?难道不是越复杂越高级,越高级越有效吗?

几天后,又有伙伴安利。随后,看到老大专门为这事要筹备一次共创活动?

虽然,我暂时还不了解一元化的笔记方法,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老大出品,必是精品。

那怎么的?试试呗。

于是,我在2019年5月16日19:00,开始尝试写下自己的第一篇一元化笔记。篇幅一页纸。

一元化笔记的名字看着蛮高级,但只需两步就可以做到:

用一个本子记录
按着时间顺序记录

之前,也做过无数种高大上的笔记、日课,但是我发现前后对比之后,最大的区别在于启动与落地。

斯蒂芬·盖斯《微习惯》:在开始行动的理由是最难找到的,因为目标的重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一旦开始,我们会觉得似乎需要达到最初的目标才算得上成功,这就是我们不愿意启动那些让我们闻之色变的计划的原因。如果最终做不到,我们宁可不开始。

其实除了启动是一个很难的动作外,落地会更难。
记录什么?
做了什么?
如何记录?
如何从记录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问题一直在探索,却从未被解决。这次的一元化笔记真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大道至简.png
2. 相信后产生的10+感受/收获

带着众多的疑问,我开始了在自己笔记本的创作

2.1 记录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很多的客观场景和思考过程,都可以记录,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记录的力量:从一开始的随便写写画画,到后面成体系的内容输出,这样的创作过程,不受任何约束,感觉真的太好了。

2.2 释放
于是,第二个感受释放接踵而至。信息爆炸,我们常常被信息分心和淹没,多线程情况下对脑容量的消耗是极其迅速的。当我把这一切写下来的时候,别提有多轻松了。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大脑,解放了内心,还让大脑有时间休息,有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

2.3 计划
第三个感受计划慢慢浮出水面。我在做一元化笔记的过程中,记录完当天的事情之后发现:可以把第二天的事情,一并做个规划,这样的话,第二天要做什么、重点工作是什么,甚至预估相关工作所用的时间,不就是一份计划表吗?这也为第二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2.4 复盘
计划表搞定,那复盘工具也随之而来。复盘这里有两个点需要说明:一是三套思考框架:

  • 框架一:
    -记录了一天,有什么感受?
    -发现了什么?
    -做得好的地方(WWW)?
    -有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EBI)?

  • 框架二:
    -今天,我有哪些从未有过的新体验?
    -重新审视这个全新体验会有什么发现?这种发现对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我觉得对自己有效的一个经验是什么?
    -今天,觉得自己可以优化的最小环节是什么?

  • 框架三:
    -这是一个什么新的体验?
    -我在这个新体验中有什么发现?
    -这个发现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会从这个发现中收获哪些价值?
    -这些价值可以用到哪里?

不要小看,这几个模板,之前我在自己做复盘的时候,未曾这么系统和连续的做过。经过这次的尝试,复盘水平又提升了一大截~

这样的记录和复盘,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素材的积累。打开本子,无数条笔记,就是无数的素材啊,经过加工、迭代、跃迁,又会有无数的火花闪现,这套素材库将无往不利。

2.5 体验
那这套素材库,到底应该怎么用呢?

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正面回答,先来看看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总感觉没什么收获?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先来看看牛顿推演万有引力定律的背后逻辑:
被苹果砸到→产生好奇→去做研究,大量的假设和计算→得出初步结论→迭代形成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到其他地方,比如推断出哈雷彗星的存在。

再看看我们学习这套理论背后的逻辑:
物理课上:这什么啊,这么难→嗯,听懂了,学会了做一道题→应付考试可以了→…N年后…→参加工作,定律全部还给老师→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似曾相识的问题,但是仅限于好像在哪见过→回炉学习,豁然开朗→再去面对实际问题,迎刃而解→哇,原来这么有用~

我们对比上、下两套逻辑,发现:自己真的有感受了,去体验了,知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印象也才能深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升啊!

当然,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点:带着问题,去体验,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出发点不同,这里需持续验证)

所以,引例开头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去记录好自己的每一天,尽可能好的记录,这样回首才会有故事感。

2.6 好奇
再来看看引例中,女儿问我的问题。
她为社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我为什么就不会呢?

可能是她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而我却习以为常;
可能是她下意识的发问,但为什么我就不会下意识的发问?
可能是她现在处于启蒙期,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而我…………

那我为什么会失去了好奇和下意识发问的能力呀……为什么会习以为常呢?

这次一元笔记法来的甚是惊喜啊,帮助我把好奇发问的能力也提升了。

在记录的同时,我开始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了期待,好奇着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成长,即使是挑战,当我把它记录下来的时候,都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就像带着女儿去钓鱼,看似三次都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场景,但是她却总会问出不同的问题,“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段子,这一点我还得向她好好学习呢。

当然,我还发现了一件更好玩的事情:把女儿讲出一些很好玩的话或做出一些很好玩的事情,记录在一元笔记本时,都会特别的开心,每次回看还会有新的幸福感。

2.7 萃取
前几天,经历了一次情绪上的波动,在小伙伴的超级引导下,又来一个框架:

  • 框架四:
    -故事:你参与的事情,感觉特别好/不好,尝试去关注那个好或不好的点。
    -感受:你收获到的感受,自己每一个深深的体验,心情变化的来源。
    -转变:朝向价值方向,自己如何转变的?做了些什么?转变之后得到了什么?
    -萃取: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型。
    -应用:关联到自己的,身边人的或你听过的案例,用自己的模型分析,总结升华。
    -总结:这次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今后可以怎么做?

这个框架无敌到没有朋友啊~你想啊,我们每天经历那么多事情,而且多数都会是相似的,工作上很多的动作都是重复的,那如果能够把其中一类型问题抽象出来,做成模型/公式/定理,去解决以后发生的相似问题时,会不会很厉害?

是不是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归纳-演绎法-假设-应用方法,异曲同工呢?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象,只看到了水平面上的冰山,但更有价值的冰山之下的部分,我们也许从未得知,而这部分恰恰有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

2.8 时间/精力管理
在记录笔记和萃取解决问题模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一元笔记的妙用。

那就是对时间和精力的管理。

相比以前对时间的管理,这次一元笔记让我可以更好的对时间开销做出判断:

  • 框架五
    -昨天列下的重点事情,是否完成,时间花费是多少?是否可以改善?如何改善?
    -粗看一天的时间使用,哪些事情是可以不做或是少做的?
    -那些事情是可以通过萃取,模式化提升效率的?
    -当天时间使用评价打分,提高点在哪里?

精力管理是个新的课题,以后计划和早起管理放在一起,一元笔记可以更好对精力做出调整和判断:

  • 框架六
    -可以随时记录每个时间段的精力情况,如满分5分,如果有精力不足感、打瞌睡、吃零食等情况酌情扣分;
    -今天精力最高/差的时间段是?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每天精力的高峰是稳定的,那就可以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较好的时间段完成;
    -精力不足的时候,如何改善?改善的结果如何?
    -如果出现明显的疲惫感,那就需要特别引起重视了,因为不仅会影响当天的状态,还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应该放慢节奏,尽快调整。
    -记录睡眠时间,分析睡眠质量,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精力状态。
    -身体、情感、思想、精神状态评估。
    -当天精力状态评价打分,提高点在哪里?

2.9 灵感/潜意识管理
灵感,是可以在瞬间带给我们惊喜的一种状态。可以帮我们应对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或开启新的模式,但如果灵感的收集没做好,那灵感就会转瞬即逝。

一元化笔记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任何的想法或短暂的灵光乍现,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记下来,这可是未来升值的爆款宝藏库啊!

说起灵感,就不得不提潜意识的问题了。西方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潜意识”推崇至极,而且在很多关于思考、成长、修行、睡眠,甚至是写作、阅读(影响阅读法)、人脉等方面的书里,都出现了潜意识的影子。

那既然这么受关注,不妨来试试记录“潜意识”的游戏呢?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做梦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灵感,但起来往往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西方的很多科学家有专门在梦境中解决问题的经历,如果坚持把梦境和相关场景记录下来,会有怎样的提升呢?

这点暂时未取得成果,但我对这一点充满期待。

2.10 对话自己
前几天在工作中遇到一件推诿扯皮的事情,特别生气。但当我把当时的状况和自己的情绪详细记录下来后,我居然一下子就变得平和了。

接着,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会被牵涉其中?是因为自己对相关流程不了解,还是影响到了其他同事的工作?
-当时第一反应为什么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一种最无力、最耗神的方式去面对问题呢?
-你有没有尝试去换位思考呢?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和自己对话,我居然发现,自己开始变得平和,“戾气”渐渐收敛。(备注:因为工作关系,领导要我工作中要多些匪气,哈哈,现在匪气过剩成了戾气,还好,有一元笔记法灭火。)

2.11 关键词
每天复盘后,对当天的经历和收获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并用便签标注,这样拿到本子一看,就可以一目了然。

同时,在日后复盘过程中,如果要解决当下类似的困惑或回顾曾经的经历中可以做的更好的部分时,就可以用关键词的方式来快速定位。

现在还有个计划,每个月对自己的一元笔记本进行一次整理,合并同类项,对比前后萃取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也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此处暂且记下,待一月满后,推进这个想法。

2.12 仪式感
在一元笔记开始的时候,除了迈出第一步的行动力,还有一个词尤为关键:仪式感。

《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一元笔记闯入我的生活后,我便慢慢开始感受到了这份“不同”。

当笔尖触碰纸面的时候,时间仿佛停止,周边的一切都慢了下来。

每次打开本子、拿出钢笔、书写记录都成了那个时间段最好的体验。这一份美好的“不同”,也许只有热爱一元笔记的人才会有所触动吧。


image.png
3. 正在或期待获得的10+价值

一元笔记法既然已经开始,那就必将是一个持续热爱和深入体验的过程了。在过去的13天时间里,马上要写完一个笔记本,最多的一天,书写记录已经超过了10页。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价值或意义,那一定会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被迫停下来。但是如果能源源不断的收获价值,并持续提升意义,那这件事情一定可以做的很好。也许都不会用到“坚持”,因为习惯不需要坚持。

我先来写一条,我在笔记本上记录的老大的一句话吧,特别应景 ,这也会是接下来重点去感受和体验的方向,很多的价值也许都会围绕这5个尺度去展开:

时间尺度变化:到当下,谈身心脑灵的体验,以及抽离的觉察;到大时间周期,找到可能的规律。
空间尺度变化:到宏观,看到更大的系统,到微观,看到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和结构。
本质尺度变化:到表象,获得具身体验、体感认知,到原理,获得本质,提高成功概率。
身份尺度变化:从自我到对方,从旁观到榜样,从静态到动态。
体验尺度变化:从沉浸,体会每个维度的实际感受,促进流动到抽离,站在多种能量角度下,全新发现。

现在,回看这5个尺度,有全新的体验。

3.1 极简的能力
任何事情或系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像我们把书都后,再读薄一样。

曾经,看到复杂或看不懂的文章,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感,以致于有了这样一种错觉:凡事看不懂的都是好文章!

但现在经历的多了,越来越发现大道至简这四个字的可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希望自己能够拨开迷雾,直达事情本质,用极简的效率和智慧去为自己获得更多成长的张力。

3.2 勇气
记得以前看过老大一篇文章,他说要为小猴子活成一棵树,印象特别深。

当了爸爸之后,现在做事情反而有点畏首畏尾了,典型的表现在于惜命和围着她转。

之前有过一件想做却迟迟没有迈出第一步,在做一元笔记的过程中,我详细的分析了自己关于这件事情的很多思考,最后发现这件事情哪有想的那么难呢?想做就去做呀,找到正确的方向,迈出第一步,再在每天的推进中略胜一筹,变成常态,就已足够。

我要为我家小猴子活成一座水帘洞~

3.3 新体验
曾几何时,我开始变得爱“体验”了。比如:小时候最讨厌画画,现在居然每周会在学习计划完成好的时候,奖励自己听一节手绘课;高中时,因为讨厌物理和数学,而选择了文科,但是当我现在发现这两门学科,有很多理论可以作为底层逻辑时,我会尝试着去看很多的书籍和课程,而且每次都有收获。

在这个去体验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对新生事物或陌生事物的接纳和适应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我开始享受那种“新”的感觉。

但是,在某种角度上讲,生活中不会随时有这种“新”的体验(此处的新,非哲学范畴的变化)。

那如何把习以为常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或多姿多彩就非常重要了,那这个“新”就会是关键中的关键了。(此处的新,是哲学范畴,时间、空间的独立性原理)

我希望自己在一元笔记本中,可以持续迭代这项感受、察觉新体验的能力,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3.4 创造
虽然我同意老大说的创造=新体验,但我还是想把创造这个价值重新写一条。

上文提到的几个思考框架,我得重新做一次说明。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会更多的去“体验”当下→遇到问题会去反思、记录(萃取遇到困境的模型)→找到瓶颈→用好的东西把限制瓶颈换出来→萃取新的解决问题模型→创造、新体验

回到上文提到了回炉读书总会感觉收获很大的问题,因为正是有了不会的体验、尝试的体验、带着目的学习的体验和掌控的体验,才让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于是利用这些知识,可以去解决变着花样出现的更多问题。每一次解决问题都是一次创造过程啊。

3.5 纠偏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的困惑,尤其是期待落空的时候,内心中总会多了很多的失落感,那这份困惑和失落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当现实和期待出现不对等的时候,表述如下

偏差=现实-期待<>0

当偏差>0 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比较开心,因为超出预期了呀,多美好~
但是当偏差<0的时候,而且与0偏离较大的时候,那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了,也许这个困难大到,让你感觉无法想象,那情绪就会出现剧烈波动,这种状态下最常见的反应是索性放弃,于是,这件事情就不会再有下文了。

当偏差出现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克服呢?
在记录一元笔记的过程中,我发现释放-感受-体验-反馈-确认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思考方式。

3.6 重新认识学习
学习的含义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老大的分享中,我听到了一个极为有价值的定义:所谓学习,就是识别偏差、纠正偏差,获得未来再次纠正这个偏差的能力。

看完学习的定义,是不是和萃取过程极为相似呢?

在记录的过程中,我确实发现了很多“沉睡知识”的被唤醒,那这里有个问题:
阅读算不算学习?
读完之后某个概念装在了大脑中,但并没有运用,这算不算学习?
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突然遇到一件事情,处理完之后,反馈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沉睡已久的概念,这算不算学习?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重要了,更大的问题在于:我曾经一直在采用一种叫做割裂式的学习方法,很长时间都做不到触类旁通。

但现在一元笔记法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改进学习流程的机会,我也将会持续践行。

记录-觉察-体验-反馈-新体验-创造

3.7 迭代改进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屯课、屯书、屯链接,什么都屯,直到电脑、手机不堪重负的崩溃。但这次崩溃,也让我的内心释放了,如果能够掌握一种方法,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不就可以解决囤货的问题吗?

于是,我停止了所有的买买买,而是去更加关注分享和课程背后的逻辑。我发现,其实很多课程,都是很多本书的综合体呀,那如果能够提前预习知识,更快进入课程状态,那遇到好的老师,一定会更快的提升呀~

所以,我用主题阅读法,去尝试解决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元化笔记和教练有什么关联呢?

当我发现在用一元笔记法的时候,会用到很多教练中的理论,其实就是在倾诉、去倾听、去提问、去改进、去萃取、去创造啊,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去学一门课程的时候,也许课程仅仅只是课程呀。

3.8 我就是
前几天,看到过雨悦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我想要”和“我就是”的区别。

扪心自问,我陷入过太多“我想要”的陷阱,从而屡屡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的偏差一直未得到彻底纠正,所以,这条系统始终没有走通。

但是,看完雨悦的文章,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关注点可能是错的呀。用老大的逻辑分析:如果换个逻辑层级再去审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会不会就有很大不同呢?

当听到花姐和雨悦对“我就是”的分享后,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力量,原来“我就是”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重点呀。

当我能够做到我就是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吸引一些同频的人或资源,来共创价值了,这也已经是向成长又迈出了一大步。

3.9 平和
来看看这张能量层级表吧。

能量层级表.png

看着这张表,我重新审视了之前的内容,我刚刚停留过的状态有:欲望(125)、勇气(200)、主动(370)和喜悦(540),算个平均数,得出这篇文章我的能量层级为309,有待提升呀~

言归正传,我在一元笔记本上随便翻了几次,我看到了我在情绪波动方面的记录和反思还真是不少,因为记录的比较详细,当时的情景扑面而来。

如果用第三视角或抽离的方法去观察当时的自己,那我的内心是有着不喜欢感的。

这样的状态急需改变,也必须改变。就让一元笔记法成为见证我在控制情绪,提升能量层级的勋章吧。

3.10 积累
我特别喜欢老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开始这句话并没有形成我的知识,我只是知道)

之后,随着经历的增加,先后多次看到曾国藩的故事,对他的处境和他的他的坚持开始有了一些认同感。(上面的那句话,找到榜样,开始发酵)

加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过的经历和坚持,越发觉得这句话的哲理性。(已经经过体验,成为我的创造部分啦)

我想既然一元笔记法带给了我这么多的成长和价值,那我也一定会持续下去,见证时间的价值和积累的价值!(期待新体验+新创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