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像对刚买的一台电脑装上系统一样。
在对孩子从小的教育中,父母言传身教的对孩子的态度,会在未来回赠于父母。
这些,可以从张爱玲的家庭中得到例证。
01
张爱玲小时候父母离异,和父亲生活。
母亲在她四岁时就远赴大洋彼岸,但却一直关心着她的教育问题。在离婚时,母亲坚决要在协议上注明一条:女儿的教育问题,包括要进什么学校,都需先征得她的同意。
张爱玲幼时,母亲在她心中是女神般的存在。也一直向往着和母亲一起生活。
在张爱玲十六岁时,母亲想让张出国留学,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还把张毒打一顿,并软禁了起来。
02
张爱玲逃离了父亲家,开始和母亲一起生活。也正是在这种朝夕相处中,让张爱玲对母亲的爱一点一点消失殆尽。
张爱玲的母亲是急躁,自私,严苛的,当女儿达不到她的要求时,她会冲着她咆哮;当女儿笨拙时,她会骂她是“猪”;当女儿生病需要她照顾时,她会口不择言地说张爱玲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张爱玲的母亲是爱她的,不然怎会不惜花重金在她的教育上,但是爱她的方式,对她的态度,让张爱玲由爱生恨。
张爱玲对她的母亲最后只剩下冰冷的还债关系,卖字为生,一点点还母亲的债,以此来报复母亲对她的态度。
在她母亲去世时,想见她最后一面都没能满足。
张爱玲也是知道自己的残酷无情的,她也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忘恩负义,所以她曾对自己说:“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
她甚至不敢生孩子,因为她怕她的孩子替母亲来报复她。
03
很多父母也和张爱玲的母亲一样,当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时,对孩子咆哮。当孩子没能实现父母订的目标时,口不择言的伤害孩子时。孩子没有体会到爱,只有伤害!
张爱玲对母亲报复的态度,应该让我们深思对家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