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练好

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我没读过,仅看过改编的电视剧,即使这样,其中一个情节却让我无比向往: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练成独孤九剑,这一剑法精妙非常,常人难以破解,毛头小伙凭这“一招鲜”的独门绝技在江湖上打出了品牌,一提起他,众人皆知他的剑法,同时报以热烈的赞誉。虽然顶着主角光环的令狐冲后来因缘巧合又学得了不少绝世武功,最终成为武林一等一的高手,但他无论多厉害,我都不再感冒。《笑傲江湖》最触动我的,就是令狐冲那“无招胜有招”的剑法。

我对技艺的东西有着无边的兴趣和憧憬。这种技艺,不是所谓的奇巧淫技。它最终当然要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本身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的,即所谓“技多不压身”的“技”,是一种能力。比如唱歌、跳舞、书法等等。而我的要求又不仅停留在浅尝辄止上,最起码要在人前拿得出手,能够成为自己一张品牌就更好了!可直至今日,到了而立之年,我仍然无一技傍身。即便如此,我心心念念之中仍没有停止对学习技艺的渴望。年前跃跃欲试的练歌,近来开始的练笔,都由这一心理在驱。,当然,持续时间最长的就是练字,想把字练好,变成一种技能,这种想法应该从初中就开始了。

小时候光顾着玩,忍受不了练字的枯燥,对字的要求也低,能看就行,但本着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字写得也确实不会差到哪里,和大部分小伙伴比可以算认真了,到五六年级时还学班上的女生,用一把尺子压在作业本的横线上,这样写字时笔尖就不会出格,写出来的字排列得像栅栏一样整齐,并且写字速度也很快。作业本经常被老师打上“优”之后,再加“认真”二字,这已让我无比满足,因此,直到初二,我还是没有关注到字的好坏。

我初中的学校每学年都会将班级打乱,重新分班。于是初二时便认识了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女孩,她妈妈是学校英语老师。在我印象中,教师子女成绩都很好,而当时我们那届就有好几个,确实很优秀,我当时就对这一现象有合情合理的解释——聪明是遗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加持,成绩不好才怪。当时我还没有年级排名的概念,现在想想,她的成绩应该总在年级前十,而我在初中之所没有拿过班级第一,好几次都是第二,也都是因为她的缘故。

对于她的字,我已经没有清晰具体的印象,但当时带给我的震撼,以及之后强烈的要把字写好,特别是要写得和她一样好的愿望,仍然清晰而鲜明。虽然她的成绩遥遥领先,但我那时对成绩并不敏感,除非是每次大考之后,其余时间也不觉得她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两样,直到我看到了她的字!

隐约记得她的字体比较修长,有生硬朴拙的一面,应该没经过系统的练习,但那恰恰点燃并助长了我赶超的欲望——如果是完美的、哪怕只是看出来是练过的字,我会觉得差距过大,距离太远,进而沮丧、无助,知难而退;然而,正因为它的不完美,反让我产生“我也行”的强大自信,即刻便行动起来。我借了一本她的作业本,回去仔细揣摩,并模仿她的字形。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就是“临”,第一步就走对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