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二十多天。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漫步山野,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温柔着我的视线。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我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如此地平实,只有季节的老人来了,沉睡的树枝才唤起生命的活力。温煦的春风披着柔媚的霞光,带着甜甜地诗意,从身边掠过,让我心醉,让我断魂……
春,绝对是一帧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我习惯地打开手机,看看自己新发文章的阅读人气,收藏的、转发的、点赞的、打赏的,都是我写做的动力。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微信被谁拉到了“新宁县作家协会群”,莫非我沾上了作家的灵气?怀着学习的心态,我欣喜地入群了。随后,便看到许多佳作美文,让我钦佩不已。杨小龙诙谐幽默的大笔《阳春三月话告牛》;蒋双捌老师游记类散文,运笔自如,融景趣、情趣、意趣于一炉,耐人寻味、启人心智;还有师傅唐素芳老师组诗《雪落在地上》缠绵悱恻、气势恢宏却又回肠荡气。还有许多许多的佳作,我来不及细品,于是,我点击了收藏。
再后来,在师傅许老大与唐姐的鼓励下,我尝试把我的部分作品选送到中国崀山网的散文篇及诗歌篇版块。承蒙散文编辑杨哥与诗歌编辑安哥的厚爱,散文《我们的相遇是一场最最美丽的传奇》、《把头抬起,把心放低》、《老师,你的软件“升级”了吗?》等8篇文章入选散文版;诗歌《让岁月成诗》、《谁的青春不是苦来的?》《家》3篇文章入选崀山网诗歌版。其中《谁的青春不是苦来的?》入选邵阳新闻网文学刊。尔后,我便邀请加入了县作协组织。
对于文学,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沙滩边拾贝的小孩。读高中时虽然做过县二中《浅草》文学社的编辑;大学时,也曾写过豆腐块式的文章见诸报端;但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也都是久远的往事。2016年10月,我在许老大的影响下开始了"简书”的创作,随后,我有了自己的公众号,再后来通过了"今日头条",现如今94篇文章12万余字零星地散见于网络平台。不惑之年的我,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让我遇见新宁文学的前辈,燃起我重拾当年文学的梦想。深夜,伴一缕明月,携一盏青灯,在素笔清笺上爬行。我知道前面的路荆棘丛生,沟坎遍地,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勇敢地走下去,我相信有文学前辈的指引,有两位师傅的导航,我会一路风雨一路歌。
在季春,我剪下这段时光的软,饱含着一种令人感动的柔情。正如春天把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出五彩斑斓的春色,邂逅这段时光的软,但愿为柔媚的春色添一缕春光,加一线生机。
夏秋,泡一壶龙井,在回忆的梦中,心泛起涟漪,荡起层波,沉淀出最后的清香,渐入心田。师傅,你依然是我心底的暖。文学前辈们,我剪一段柔软的时光,与你共享,但愿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