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来007
或许很多人来007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是提升自己写作水平,是输出倒逼输入啊等等很高大上的目标。当然我秀给别人看的时候我也说的冠冕堂皇,但是我心里清楚,不,我并不是,至少并不完全是为了提升写作而来。
我曾经去学习英语口语的时候认识了一群人,那里的老师比我大不了几岁,助教也都是周围学校的大学生,他们和我周围的同学朋友不太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无限热情,无限渴望,也仿佛唤醒了我那颗曾经畅想过却又被现实打压后逐渐随波逐流的心。受到这么多人的感染,我觉得我的未来也得打鸡血啊,我也得要不一样的人生啊!
从那里我认识了一位英语老师,也正是她介绍给了我007。她是那所机构的市场总监,年纪很轻大约三十岁左右,是一位南方人,很漂亮,说话温温柔柔的,却又很坚韧。
虽然她没有直接教过我,我们也并不相熟,但是我却很欣赏她。一个月的浸泡式口语学习之后,我也在不断的关注着生活的如此精彩的老师,我觉得生命就应该绽放,而不是死气沉沉,一生寂静。现在她已经辞职了,在做教育自媒体平台。今年初她开始宣传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特别有意义,我顿时又觉得人生应该打鸡血啊!就应该去追逐自己,去学习,锻炼自己,向自己喜欢的方向走啊。
在朋友圈,我看到她招募合伙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就去联系她了,一腔热血的表示自己有这个意愿之后还忐忑不安的搜了下合伙人需要做的事情,半夜两三点才睡着。
真开心,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回复,约了下午电话具体聊,可是聊着聊着,我发现有点不对劲啊,有点和我想象的方向有偏差啊。写作和我的方向是吻合的,可是我以为的合伙人是我做一些事情给我有一定的报酬,可现实好像是我在被推销。
碍于这该死的面子,又或是不想让自己欣赏的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咬咬牙自己拿钱又报名了。这个过程我是非常懊恼的,我怪自己没有明确拒绝,为此后来还自己写了一个深刻的检讨,检讨自己不敢明确拒绝,检讨自己一时脑热暴露自己能接受007价位什么的底线。还和朋友说了一下能不能反悔,不报名之类的种种,现在想起来,自己竟然有点好笑,有点无赖。就这样我带着一颗被推销的心来到了277班。
既来之则安之,钱都交了那我就好好的利用起来这个平台。就这样我怀着不确定迷迷糊糊的踏上了007的这趟列车,第一次彩排,第一次交作业,被点评,都让人开心,经历过后,我觉得值得。
我的收获
开班仪式我成为总导演,我本以为找助手还有其他策划人员不会那么容易,没想到每一位战友都很乐意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也很忙,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很多任务也要加班去做,各位小组长为了自己组内的自我展示能够出彩一些也是改了又改,半夜也改,这种劲头最打动人心。在开班仪式过程中每个志愿者都积极的配合我带动气氛,带动班级里的战友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团体,让我这个写作路上的独行者感受到了报团取暖的意义。
班长是个很有趣的人,和我印象中的保险人一点都不一样,就像她的名字大白一样温暖。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呃……真诚,对就是“真诚”!她耐心的帮助我,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我,始终希望我站在主导地位,去锻炼我的能力。我曾经在学校也参加过组织过各种活动,但是这次的收获出乎意料。我从来没有这么详细的核对过一个节目的时间,我总觉得只要流程衔接上就ok,可我忽略了细致才最容易出彩。很多环节,很多细节,我总能从班长大白的做法中找到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我有些慢热,但是我也总是在逼着自己去改变这一点,我没有很积极的去主动投入进这个集体,如果不是班长我可能又要失去了这么一个收获的机会。
我的两个困扰
我本以为007社群里是学生居多,没想到是一些事业有成,优秀的职业者占了绝大多数,我浏览他们的文章,条条杠杠,全是人生箴言,而我的方向是散文,我想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我是非常喜欢写作的,毋庸置疑,这是我加入007的一部分原因,我最初对于写作的目标是不断积累丰富生活,从而能够写一本自己的散文集,可是在大环境的压力下,我不禁质疑自己,质疑自己这样的写作内容别人会喜欢吗?质疑自己是不是太天真,太稚嫩了。
写到这里我好像给到了自己答案,他们来这里也不是为了给我讲述人生箴言的,我的目的也不是来感化众生的。说的更无所谓一些,现实生活中大多未来会是陌生人,我的写作内容自己满意就好。
群里大多数人在我看来都是一名成功的职业者,而我的未来是做什么的呢,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呢?在这种人生即将到来的关节,我不禁有点迷茫,我所学的专业也未必会成为我的职业。在别人的文章中,我认识了一个又一个那么优秀的战友,有的是985,211毕业,有的出国留学,有的直接上到中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北大。
我一向自认为不错的文笔,在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文章面前比起来逊色不止一星半点,我是特别苦恼的。
(呵,文字可真是伟大的倾听者,我的困惑在这千字文里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了,这就是文字这位伟大倾听者的魅力。)
看到一位战友叙述自己几次人生挫折的一篇文章,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是个天才啊,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各种比赛总是第一,各种面试轻松拿捏,我备战考研将近八个月,别人三个月就直接成为北大硕士。学习百分之百的投入,活动百分之百的投入,可做到这百分百的投入又谈何容易。可怕的真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我该成为怎样的自己呢?是羡慕模仿那位英语老师,还是崇拜这位学霸战友呢?
我发现我好像偏离了我的初衷,我成为了别人人生的观望者,而不是自己生命的主导者。我们人生阶段不同,那位学霸战友也遭受病痛的折磨,命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算是公平的,纵使我不是一个天才,那么天才一步走到的路,我两步,三步,甚至更多,终归也能走到终点不是。
感谢这次自我倾诉
结语
一颗心敞开
是那样直白
以文字为伞
无惧世间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