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记错,你这半年已经是第十次让老师点着名来学校领人了吧!”
“你自己要来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爸妈在外地管不了你,才托我来照看你,你讲点良心好不好了。”
他不说话了,只顾低着头走着路。
虽然我是小姑,可要管的事,操的心,可没半点比她老子娘少一丁点的。
十三四岁的娃是最叛逆难以管教的时候,况且还是个男娃呢!
到了家,关上门还是要好好开导一番不可!
“说说看,你这次又是个咋回事!”
“什么咋回事!”
“老师可都说了,你竟然敢撺掇同学和你一起去别人家的红薯地去刨红薯!”
“你这不都知道是咋回事了吗?还问我?”
“你说吧!不打算好好学,你是准备以后就这么混着吗?”
“这有什么不好的!上学太没意思了”
他洋洋得意起来,我却来了火,不过只能在心底努力压制这腔怒火,今天是好好沟通的,不能先失了主动权,这样又全没了意思。
“读书没意思,你告诉我,什么比较有意思。”
听到我语气柔和这让他两眼冒着金光样,一屁股坐在我跟前。
“只要不上学,干啥都有意思!”
是呀!干啥都有意思,上次带着他去给老家人盖房子,让他帮忙跑腿,和水泥,砌墙,整整忙了三天,以为他会老老实实的去把学好好的给上了,哪想这小子只有浑身使不完的蛮劲儿。年轻真是好啊!
“这次我要外出一趟,你一起去。”
“小姑,当真的吗?”
“去还是不去?”
“哪能不去?马上收拾好东西。”
出发前并没有告诉他是去什么地方,为的就是给他一个意外之喜。哈哈,真想看看他到了那里是个怎样的表情。
我们做了一夜火车,而后就是大巴车带着我们进入了山路十八弯,最后我们在四面环山之地,被大巴给抛下了。
“小姑,你确定这是目的地吗?”
“目的地,你想啥了?这才哪跟哪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呀,你不是想趁着我爸妈不在,把我给卖了吧?”
我暼了他一眼。
“就你这瘦的跟个猴崽子似的,不能挑,不能扛的,买你回去干啥,当少爷一样供养着你呀!”
“可,这也太……”
“咋啦,怕了。”
直到太阳马上要回家的时候,我们才在这前后荒无人烟的地方,等来了一辆路过的四轮车。
“这能住人吗?”
“怎么就不能,你没看到,上次有人在这里留下的搭灶火没烧完的火把吗?”
“可晚上我们睡哪里呀!”
“帐篷”
“还要自己动手?”
“要不然你以为这次出来就是为了玩耍的吗?”
“好吧,只要不是学习都可以。”
就这样,我们呆在这几乎与世隔绝之地一连就是五天,看的出来他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得心应手。甚至留恋这里的一方水土不想离去。
“小姑我们可以在这里多住几天吗?”
“不行,还有其它的地方计划着没去了。”
下一站,我们去了s市里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的人看上去大都朴实并很幸福的吧!我想应该是快乐的!从他们那面带微笑的表情,可以捕捉到这一切。
在一条人多热闹非凡的小巷中,好多人在摆着摊位,有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有自家做的美味小吃,炸团子……
其中有一个小姑娘,约莫十来岁的样子,她的摊位摆着自己家种的红薯,有生的,有煮熟的,还有自己做的炸薯条,红薯丸子等。
我问“你一个人吗?”
“是的,家里奶奶做着,我来负责卖。”
“那你爸爸妈妈了”侄子开口问着
“他们在我五岁的时候,出了意外,走了。”
我看到她的眼光中有一分迟疑和失落,不觉感到抱歉。
她怕我们问出的话让我们自己感到不适,于是安慰的说着:“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已经长大了,以后的路好走。”
买了些薯条,又无关紧要的聊了几句,以减少心中的那份愧疚之感。但愿不要再度勾起她的伤心事才好。
沿着小姑娘的摊位我们一直往前走着
“看人家小姑娘卖红薯 ,你学到什么了”
“小姑,你说,我们那会刨的红薯,咋就没想到拿出去卖呀!”
“你这是个啥脑袋呀,我真想掰开看看,里面装的啥,水吗?
他朝我翻了一个白眼,不屑一顾的又忙着赶他的路去了。
这一次的外出,我们呆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我让他知道自己没有带足足够的钱,如果不想干点什么,我们就直接哪里来,回哪去。
“只要不读书干啥都行!”
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就这骨子倔强我也得成全了他不可。
接下来,他去尝试做了无数次临时工—搬水工,快餐店员,穿小熊表演节目,发宣传单……
“如何!”我问他
他认真思考后回答
“可能……也许……真要在适合的年纪干适合的事,不能急,一切想吃的苦都在一件件的等着了……”
我们相视一笑
两个月的旅途总算没有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