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次写《流浪记》的时候都要感叹一下时间过得很快,又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记录过生活了。或许正是因为每天的生活平淡无奇,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每一分钟才没有什么可记录的东西?不像刚到深圳的那些年,心中有梦想、眼中无限的憧憬,每时每刻都不重样的学习着各种技艺。每隔两三年就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梦想,又开始追逐下一个梦想。狼吞虎咽的汲取着每个工作地方不同的经验,龙飞凤舞的记录着各种操作规范。那个时候感叹的时间过得快,那是快得时间不够用;快得没有时间及时吸收和总结成为自己的东西,是真的快。现在所感叹的时间过得快,是快得毫无意义!以至于每每想要记录一点东西的时候,仔细想一下却又并没有什么可记录的。如此反复许多次,想着不管如何都应该保持这个记录的习惯,哪怕只是流水账而已。想想最开始的《流浪记》不就是流水账吗?不应该丢掉这个习惯,就只能硬着头皮写一点了。
这两年的流浪生活受到“新冠肺炎”的严重影响,干啥都要做核酸。都在感叹:天天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虽有诸多的不变但生活依然照旧,无非是闲麻烦的我多了些麻烦而已。因“新冠肺炎”导致的订单减少、工厂倒闭,自己没有当老板自然是体会不到他们的疾苦。靠着之前不断试错获得的各种技能,在此种环境下并没有对我有多大的影响。此刻只是流浪失去了目标,生活失去了寄托。之前想要尝试的各种新事物都被我一一玩了个遍,突然就没有了喜欢的东西连生活都觉得索然无味了。20-30岁是人生最激荡的时刻,我在这段时间里也是一直在左闯右荡。就是希望在之后慢慢稳定下来的日子里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直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流浪到深圳,这里各种各样的机会让我将所有喜欢的梦想都实现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发现错了之后又可以抛下之前的所有然后再努力重来。趁着还年轻!在每次尝试失败后都会如此安慰自己。其实人生本就如此简单,都是在不停的试错中度过。等到哪一次对了,然后又抓住了对的机会便渐飞渐高。年轻就是本钱,在还年轻的时候哪怕只试对了一次。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才能有后面更多试错的机会,容许自己更多次的出错。毕竟年轻只有一次!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大学时校长问的一句话:“我也年轻过,但是你们老过吗?”因此出学校后也在不断努力的学习,即使自己的脑瓜并不聪明,期间被各种师傅不断的数落。但我从未因此停止过学习,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一直都在准备点什么?学点什么?谁也不知道将来的哪一天就真的大用上了呢?想着每天能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总比原来一二一踏步的强。至少有机会看到别处的风景,不会老盯着一个地方。就像现在一样的生活嚼之无味、食之无趣。害怕慢慢老去,不是因为真的害怕老而是害怕老的时候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当初不是选择来的深圳,而是其他的地方。没有那么多的各种机会,恐怕也就没有机会做那么多我要想做的事情了。就像现在集各种技艺于一身,但在长沙和武汉竟然都找不到一份稍微满意的工作。在深圳搜索模具工程师或者结构工程师,会有好几十页的公司给你投简历。在长沙和武汉则只有几页,甚至连一页都没有。在这些机会少的地方又该如何努力?朝什么方向努力?尤其是像我这样能力平平、智力水平又不高的人,在这些地方还能做多少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让自己的爱好变成工作?同一个岗位,深圳只有一两个人和你竞争;长沙武汉会有几十甚至几百人和你竞争。你要有多么的优秀才能竞争得过?值得自豪的是:我不仅选择对了机会多的地方,而且在获得不错的岗位和薪资之后并没有停止过努力。人生最好的道路就是在机会多的地方不停的努力向上。
现在已经将想做的事情都做过了之后,生活也就慢慢变得平庸起来了。但我不能一直如此平淡的耗下去,按照计划《流浪记》就快要告一段落了。好几年前就在一直期待的《只是时间刚刚好》,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刚刚好的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过年在家忙了快两个月,来到深圳见到路上的人比之前更少了,住的小区也全部用铁栅栏围了起来。远没有当初到深圳时见到的人山人海的场景,坐个公交都能被挤下来。周围热闹的工厂也变成了空荡荡的写字楼,站台一来一串的公交车变成了三三两两。时代在变迁,人也要跟着改变才能顺应潮流。
或许是年纪渐长所见越来越多,生活不再是每天充满着各种新奇。所以《流浪记》越写越短,文章的水平也越来越差了。
于2022年03月04日整理于2024年06月28日
选择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选择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选择对了不努力也同样会被社会所抛弃。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更多文章请查看:原创深圳打工日记《流浪的路上[目录]》-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