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带来的后患——癔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歇斯底里。
——(奥地利)弗洛伊德
卢澧,男,30岁,因突然外出漫游一个多月,醒后不能回忆。
卢澧父母因儿子找不到媳妇发愁,一天,卢澧的父母为其选了女友并写信催其回家见面成亲,于是卢澧向领导请假,但因施工紧张,领导未能准假。
几天后,当卢澧再次向领导请假未准时,即觉愤怒、委屈,当即将家信撕毁,对班长讲:“有人害我,你帮帮我。”
第二天,卢澧给班长下跪说:“不借钱给我做路费,可能见不到父母面。”因当日是阴历年初三,当地风俗认为这天,不应该讲这些不吉利的话,于是班长打了卢澧一个耳光。当晚11时,发现卢澧失踪。后领导与家人四处打听卢澧的信息,并发布了寻人启事,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在南方某省的火车站找到了卢澧。当时卢澧满面污垢、衣服破烂、双下肢肿胀,当地公安工作人员将其带回家,但发现卢澧不与亲人打招呼,情感反应平淡。两天后卢澧突然清醒,对自己在家中感到莫名其妙,对离开单位前及出走情况不能回忆。
卢澧患的是癔症中的分离性癔症。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它是因心理一社会刺激引起的。其典型的症状是患者自己认为失去身体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表现出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丧失。如有的人认为自己失明、失听、失语、肢瘫了,确实就表现出失明、失听、失语、肢瘫的症状。但各种检查又表明根本没有相应器官的损伤或病变。其症状轻重、持续时间长短与暗示相关联。
对于癔症患者,心理学家建议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1.建立良好的环境
除了心理治疗外,安排好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分强烈的刺激,对癔症的治疗同样重要。
2.通过自我暗示法加以调节
患者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自我暗示,暗示病症已痊愈等。在自我暗示的同时,最好自己能用双手按摩腿部或症状所在部位,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每天一次或数日一次,直至痊愈。
3.通过心理咨询法加以调节
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取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聆听患者的陈述和发泄。治疗者通过指导、解释和保护,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对疾病的误解禾不必要的紧张、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首先要端正对疾病的认识,使自己了解癔症是高级神经系统机能失调的表现,发作时的状态不过是大脑机能暂时的障碍,完全能够治好,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人格特征中的弱点,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性格锻炼,努力改变自己个性上的弱点,提高应急能力。并且在情感突然爆发、癔症发作时可以求助于医生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