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有人对我说,你的人和声音都很感性,所以适合读美文,可以尝试读点张抗抗的文章。那是生平第一次听到有人对自己的评价竟会是这个词——感性。
我充满讶异与自卑的接受了这个词。讶异于有人看透我的心事,明白我的多愁善感,反复无常。有时孩子气,忽冷又忽热,时而感到哀伤,时而觉得委屈。这是一首歌词。恰到好处,却也恰如其文。而我自卑的是感性不可避免的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得过度沉静的自己常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那种敏感细腻的感情总会压抑着内心深处解不开的心结,让我无所遁形,低到尘埃,它始终开不了花。
我总固执的相信拥有一颗文艺心的孩子大多是不快乐的,现在,我还会执着的认为感性的孩子大多是孤独的。也深明这只是浅薄的认知,不足以去概论所有,但在感性中忍受着孤独,承受生活大喜大悲的人,未必没有。哪怕只在回眸那一瞬,四季轮回中短暂一季,一个时间点,一个时间段,它也真真切切存在了。
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整座城市被调剂的色彩眩目,恍了神。汽笛声断断续续哀鸣,斑马线隐退人群,树影婆娑,低鸣私语,简单安静的看着路灯把每个人的背影拉的好长好长,苍凉悲壮,他们像夜行的鬼魅般,要么形单影只,要么成群结队,也不知是孤独感在作祟,还是一种潜意识在告诉着自己,多么可怕啊,你看,这就是你眼底的世界。你以为它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阳春三月么,你以为它能春风十里拂过你么。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繁华落幕,铅华洗尽,你告诉我,还掩得住异乡人的哀愁么。一个人想了又想,思绪飘了又飘,还是没有着地。
这样的记忆该如何搁浅?
2.
你曾经于记忆里说过的话,是否还缱绻进时光的角落?那,还记得多少?倘若记忆能够搁浅,能不能再多等几秒,等分针滴答滴答的指完六十道细点,一次,两次,三次…
我记得:
曾经你说,马路上总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车,他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匆忙前进,没有人关心另外的人的方向和路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上风雨兼程……
那么我问,假如一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去的远方,那么,你会乘着几路公交车,去向你想去的地方?你在人群中凝神停驻的时候,是否带着点悯人的慌乱悲伤,是否想了太多虽然无能为力却让自己倍感宽慰的事情寻求力量。
每个有远方的人都是很好的人,他们会过的很好,并活出自己的味道。
我记得:
曾经你说,害怕接触新鲜事物,害怕接触不熟悉的人,可是这一切都因为你而改变了,也许你感觉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对我来说,也很需要勇气。
曾经在课堂上被我们拿来读过无数遍的典型范文《给自己的一封信》还记得吗?最后一段里说,假如害怕请抱紧自己,情告诉自己你行,可以吗?其实,你不用改变,只是你需要开始攒足够的勇气,学会坚强,学会适应某一时刻生活中的我们都无法逃避的孤独,你要相信,最好的我们在,最好的我们,会和耿耿,简单,蒋年年一样。
看着分针转过四圈,五圈,六圈…它不会停止,所有的记忆,不欲搁浅,还在浅唱奔走。
3.
你知道,赤道留不住雪花,眼泪也融不掉细沙。所以,倘若记忆能够搁浅,就把它掩埋,然后请大气凛然的作别,不要回头。
一六年迷上一首歌,杨宇的《我就是最遥远那颗星》,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彼时他在中国好歌曲第二季的舞台,当他唱那句“微不足道的我,心有梦。有许多的话,都烂在心里,有许多的苦一定要经历”时,情到深处无法抑制,满目悲怆苍凉,所谓的记忆,大抵早已搁浅进他的词里,唱出的是无法排遣的孤独,还有落寞。
一个人,守着方寸领域,倚靠阑干,搁浅记忆。
切实体会19岁时。生活平淡,彼时记忆如骇浪翻滚扑面而来,悄悄带来藏在时光里的故事,悉心品嚼,四溢芳香,夹杂苦涩,微甜。
18岁时。慌乱莽撞憧憬着的大学生活近在眼前,倚墙而坐抬头仰望的,是一片碧海蓝天。那时,青春不躁,恰巧温柔。
17岁时。分班,转班,一次,两次。老师说,还是回来了罢,同学说,很高兴再次见面!
16岁时,迷茫,彷徨,懵懂,幻想接踵而至。遇到你,你们,他,他们。
15岁…
…
多年前,有人对我说,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该写一本书的,哪怕是为未曾可知的预见,它可以改成故事,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续成小说。人的心境决定它的高度。所以,搁浅住记忆,我将它记住写下。只是,我常奢求忘记,在偶尔的时间里,拾缀出来,晒晒太阳。
只是偶尔。
因为倘若记忆能够搁浅,可能我不愿回到从前。
那么,你呢?
End.
文|东雨夏晨
201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