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上演的同一一个剧本
早上儿子匆忙走到我身边,一脸慌张的表情,紧张地对我说:“妈妈昨天有个英语作业漏写了”
我回复他:“哦,漏写了,那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我的英语默写本用完了”
我:“嗯,用完了,那你打算写吗?”
孩子:“要写的,只是我不知道写哪里”
我:“哦,那我给你出个注意,写在纸上”
孩子:“好的,只是担心这样老师会批评,你帮我和老师解释一下好吗?”
我:“好的”
于是儿子埋着头开始写作业了,我便走到餐桌吃饭了,先生走到孩子身边看了一眼,孩子正在补作业,关心地问:“漏写了啊,那快写,写完过来吃饭”。接着他晃悠着身体走到了餐桌前,突然表情严肃,皱着眉头,一脸不悦的表情带着指责的口吻凶巴巴地说到:“怎么昨天的英语APP,又忘记做了,我就昨天没提醒,怎么又忘记了 什么时候能记得呀!就没有一次记得APP的,十次忘记了八次,怎么都那么不让我省心呢,怎么回事,补完作业,赶紧过来做,做不完不要吃饭”
开始我也没当回事,听着听着这话风怎么转向我了,我问了一句你这是在说我吗?他继续不带好气地说:“每天说相信他,相信他,这都一年了,作业还是会忘记,以后二年级三年级看你怎么收拾,我不管了。”
听着他的这话我特别生气愤怒,也很委屈,你管孩子作业我不干涉,你指责孩子我也不评判,孩子忘记作业,凭啥连着我一起数落,指桑骂槐了,我是你老婆又不是你孩子,于是我拍案而起,一堆理由直接吐口水喷死过去。然后孩子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守住了自己的口水,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我不和你计较了。
发泄完之后我觉察到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怎么那么像小时候爸爸说我和弟弟拐带着妈妈,妈妈就是这样一次次拍案而起的,而我口里吐出的话和妈妈也惊人的想似,
记得每当爸爸妈妈这样争吵的时候,我和弟弟就无奈地低头吃饭,偶尔弟弟也会说一句,你们别吵了,而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夫妻之间是相敬如宾,相互支持鼓励的,看着他们这样的争吵觉得特别无力,也特别烦感,如今这个剧情的主角变成了我自己,之前为了孩子会选择忍住,忍住克制自己的愤怒,今天真的不想这样忍耐下去,憋屈死了,我想要为自己发声,而我的发声也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模式,虽然心里挺难受,也挺伤心的,曾经的我讨厌的现在我正在上演,曾经我的位置现在变成了孩子的位置,真的要这样一代代相传下去吗?
我的情绪是由委屈引起的愤怒,他的指责就说明我错了,我没做到提醒孩子就是我不好,转来专去还是那个不够好的台。没做到和你一样的督促孩子=我错了,我不好。内在的价值观慢慢的浮出了水面了,我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你就没有资格说我。
亲爱的内在小孩我看见了你的委屈,你的愤怒,莫名其妙地被数落,心里委屈极了,我想抱抱受委屈的你,我也想对你说:“我知道你特别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希望自己能够让对方满意,得不到对方的认同,没办法让对方满意这不是你的错,不和他一样也不是你的错,只是你们拥有不同的想法而已,你也不想一次次陷入相同的剧情中,这样的陷入让人非常痛苦,我看见你的生命力,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一次次的努力前行,我看到你勇敢地去尝试突破自己,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亲爱的你正走在这条与自己和解之路,路途很遥远也很艰辛,但是我相信你最终会抵达。
没有一滴水,可以单独成为大海,除非它本身即是大海,共修,即是让我们成为这块海成为彼此的坚持,成为黑夜中彼此的依归与光亮。邀请有缘的你加入到我的带读中,我们携手陪伴彼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