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66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死后,三大治世之能臣徐阶、高拱、张居正齐聚内阁开启隆万大改革的节奏。正是这个里面的张居正,后世有的说他自建党羽、醉心女色,是乱世权臣的说法,那么究竟是神马一个说法呢?
以小编目前的功力,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谈谈张居正执政的效果,再看看居正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否可能酝酿他恋权的诱因、再看看居正执政时期他有哪些重大的动机或情形促动他是否成为权臣。
一、居正执政10年的收效
因此,居正执政的10年,国家还是很不错的嘛,据说名将戚继光和居正私交颇好,对居正爱的是不要不要的。
2、居正成长历史环境及性格形成
居正成长环境
据明史记载居正出身于军户世家,七世祖张关保是明太祖打天下的一名校尉,后被封为江陵一个千户,到居正曾祖的时候因为是小儿子不能继承军职,所以离开家乡去另外一个地方落户,居正祖父是辽王府的一名护卫,父亲是一名秀才,家里也是书香门第之家。也正是从居正父亲开始,居正家族开始弃武崇文。
居正读书及第之路
居正从小就是一个高智商天才,13岁中举人是整个湖广省最年轻的秀才,也是当时天下四大才子之一。年轻的居正人生也不是很顺利,他考举人考了两次才成功,本来第一次是可以提名的,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麟省长在看他的试卷的时候,发现此人年纪轻轻居然才能异人,于是当时就故意不录用他,给他的一点磨难,让他认识到人生的坎坷,据说后来顾省长还专门请居正吃了一顿饭,这一次吃饭深深地印在居正的年幼心灵里面,他是如此的膜拜顾省长的温文尔雅,对他又是深深的感激在内心。这段佳话之后,许多的菇凉对他爱的简直是不要不要的啊。
居正从小交接的朋友都是文人雅士从小定型的性格和叔叔的家庭教育、以及重大的事件对他的影响注定了他是一个清流之士,成长环境不可能埋下成为权臣的诱因。
3、居正步如政坛、执政时的环境
居正步如政坛前期
居正步入政坛的时候还是他循循善诱、重视人才的的老师徐阶和严嵩对立的不可开交时候,尽管有严嵩乱政但是在老师徐阶的庇护下他看到的朝局还是充满希望的,他还是一个满腔热血的报国青年
居正步如政坛中期
居正在中期时候已经是朝局中的执掌兵部的部员大臣了,他和老师徐阶、后来的名相高拱结成一个群体共同对抗严嵩党,最重要的是他已经获得了裕王的赏识,成为裕邸旧臣之一了,而这个裕王就是未来的隆庆皇帝。长期的和严嵩党的对立,环境已经给居正自然的贴上了正直清流的标签了。
居正成为首辅以后
成为首辅之后,因为在隆庆时期就获得了李贵妃的赏识也就是后来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并且隆庆皇帝在临终前说后世的首辅可从高拱和张居正中选。李贵妃本人也是特别的喜欢张居正,据说好多次梦中醒来都是居正的身影,她爱慕的不仅是居正的才华与风度,也爱他为国家的忠诚付出,因此居正在权力顶级中枢是很受支持的,同时他也获得了司礼监冯保的支持,正因为形成了这个铁三角,才给后世留下了弄权的口舌。这个口舌又从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死后好像得到了印证。
其实,居正之所以形成铁三角是为了给推行变法制造一个稳固的顶层权力支持系统,否则很难撼动那些反对变法的王公权贵,比如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侯。
而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是因为李太后无形中的一句话”辅尔辅导三十岁,再亲政“,就是在他的母亲眼里尽管他20多岁了,有张先生在他依然没有执政的能力,另外就是张居正有一次回家奔丧居然坐的32人的大轿,而万历皇帝本人才坐16人轿子。在张居正晚年甚至李太后想废掉万历皇帝是张居正的话保住了他皇帝的位置,这一切只会让万历皇帝觉得张居正的威严已经远远超过他这个皇帝了,连他母亲都这么认为,于是他只能在他死后搬开他,才能形成自己的班底和天子权威。
三、小结
我承认居正在最后的个人生活作风上面可能有点膨胀,但是他在在个人道德、为臣修养上面真的很优秀,最重要的是他确实一心为国,没有培植自己的私人班底,更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安排要职,他被人口舌是因为政治需要与冯保过密,因为推行变法需要与李太后私交很频繁,甚至都可以进到太后的闺房里面。而这种亲密会被人冠以不检点的口舌,在他身前无法释放,在他死后就会借皇帝的手清算他,而冠之以弄权的罪名,很庆幸他很会控制太后对他的这种迷恋与仰慕,不会弄到无法控制的那一步,否则那可是不简单的”弄权“,可真的就是”春上春“了。
四、自己想说的话
我写文章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输出自己的收获,锻炼自己的思考及写作逻辑、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写,我相信你会写的比我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