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出名为“父母都是一朵奇葩花”的文章,下面有一条评论,非常有代表性。
评论如下:
我理解父母的行为背后的道理,可是我无法接受他们的做法。你文中说母亲因为从小先斩后奏,以后就一直出门都不说。是,可以理解她做这个事的原因,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当初,现在她出门的时候对家人说一句的话对双方都好,为什么不改?你说这点小事随她吧。但是我的父母的小习惯都是影响到我,约束到我,他们要把他们的意愿强加到我身上。你难道要说,要理解他们,顺着他们吗?好,你说要好好沟通。你是否知道我有没有和他们好好沟通,你是否会怀疑我究竟有没有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沟通。我要是说我很认真地沟通了,但他们依旧把“我的选择”和“是否关心他们”划上等号,我能怎么办?
评论者已经尽力去理解对方了,但依然不能接受对方;也认真沟通了,却依然不能改变对方,那么,理解和沟通有鬼用?真有一种看不见出路的感觉,这段话充满了失落、沮丧、无奈甚至愤怒。
理解和沟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解答:
一、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道理,是否意味着我必须接受他的行为?
二、如果我不能接受他的行为,改变他的行为是不是天经地义?
三、如果沟通不能改变对方的行为,是否意味着沟通失败或者沟通本身就毫无意义?
四、改变不了他的行为,是否意味着我必须顺着他?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
五、对双方都好的事,她为何不改?
一、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道理,是否意味着我必须接受他的行为?
当然不是。
说到“理解对方”,很多人会直接等同于“理解了他,就要接受他”。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
比如来访者因为一件事觉得妻子对他不忠,家暴了妻子。
我们可以理解来访者有“妻子不忠”想法的时候的愤怒情绪以及由此情绪导致的行为,这就是理解。这种理解恰恰也是心理咨询师咨询的共情基础。但不等于咨询师接受来访者行为的正确性。更不能要求来访者的妻子接受来访者的暴力行为。
所以,当我们谈到理解,指的是,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情绪、内心需要,以及由这些想法或情绪可能导致的行为,即,他的想法导致他的行为的“合乎逻辑性”,而并非是想法或行为的“正确性”。
既然有些行为连法律都不容,何来必须接受?
二、如果我不能接受他的行为,改变他的行为是不是天经地义?
也不是。
上面家暴的例子是存在明显是非对错的,因为无论妻子说错什么做错什么,暴力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而多数情况下,关系中的双方是没有必然对错的。比如你喜欢家里东西摆放整齐,对方喜欢凌乱一些闲得自在,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喜好。我们之所以要改变,只是为了双方合作更愉快,相处起来更容易。
如此,我们只能表达我们的需要,提出我们的请求,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决定权在对方。
有些人之所以觉得改变对方天经地义,是因为在心中占据了道理或者道德制高点,觉得我整齐干净是对的,你凌乱是错的。放下对错,你会发现,我们能做的不是“要求”,而是“请求”,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有益于改变发生的行动。比如沟通。
三、 如果沟通不能改变对方的行为,是否意味着沟通失败或者沟通本身就毫无意义?
这里就需要大家对沟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常说家人之间要加强沟通,这让有些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可以沟通解决的。
沟通的确很重要,但是沟通不是万能的。
沟通起的作用是:让沟通双方更加了解对方,从而在思想、情感或行为上达成和谐一致。
国家之间的沟通,可能多次无果,最终也不能达成按照某一方意愿的结果,能达成相互妥协已经算是成功了。人与人也是这样,沟通只是让双方增加理解的过程,至于对方是否愿意达成一致,结果是未知的。
网络上很多类似的标题:学会这几招沟通术,没有搞不定的客户;学会沟通,财富尽有;多沟通,没有搞不定的婚姻……
这些宣传给部分人造成一种错觉:只要正确沟通,问题一定可以搞定。
谁也不能保证沟通后就一定可以改变对方。如此说话的人,一定是鸡汤看多了。
对于沟通,我提出两点看法:
1、如果你没想清楚沟通什么以及如何沟通,沟通还不如不沟通。
沟通的过程是我们彼此加深理解的过程,如果沟通中意思表达不清楚,不仅不能让对方理解,甚至会造成对方的误解。结果呢?雪上加霜。原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因为在沟通中用词不当或者无法控制情绪造成新的误会。
比如,你对母亲充满了愤怒,你觉得母亲强势、霸道、控制欲强,因为她要求你去朋友家要告诉她,有没有男同学要告诉她,去哪里吃饭要告诉她,甚至聚会过程中打电话查岗。
你忍无可忍,尝试与母亲沟通。
你:“你为何总是控制我的生活?”
你的母亲莫名其妙:“我哪里控制你的生活了?我只是担心你,怕你受伤害”。
你:“我去同学家能受什么伤害啊”
母亲:“网络上经常报道那么多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说是沟通,却为“同学家是否安全,是否会存在伤害”发生了争执,结果,谁也无法说服谁。你觉得母亲根本无法理解你的感受,母亲更加觉得你没有安全意识,更加对你不放心。
所以,沟通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沟通什么。上面所谓的沟通,最后变成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抱怨,这种沟通最适合激发坏情绪,扩大冲突。
2、即便你懂得沟通,也要先接受:沟通未必能改变对方的行为
你开始尝试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妈妈,向你汇报我的地点以及和谁在一起,这让我很难受,因为我希望自己是值得你信任的。我请求你不要发微信打电话询问我的行踪。
你的母亲表示理解,同时也和你沟通了她对你的担忧之情,也承诺会尽量不干扰你。
你们的沟通在一片祥和中结束。可是没过多久,你就悲哀的发现,她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变。
突然,你愤怒了,老师,你说理解,理解有啥用?你也说沟通,沟通后不照旧吗?你别说我沟通能力差,我沟通的再好也没用。
这只能说明你对沟通误读了。
沟通,只是我们达成相互理解的途径,而不是结果。沟通,只是增加可能性,绝没有必然性。只要沟通就会有效,这是做梦。
双方的沟通,可能呈现出:
A,直接改变了对方的行为,达到自己的最初目标;
B,对方行为有所改变,达成妥协目标;
C,对方行为没有改变,但他对自己行为有所认识,对你造成的伤害或者不良感受感到内疚,不再肆无忌惮;
D,没有任何改变发生。
是不是除了A结果,BCD都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D也是有意义的。就是让你知道了此路不通。
此路不通?是不是意味着我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
四、改变不了他的行为,是否意味着我必须顺着他?
这里有一个概念,有必要搞清楚。
“顺着他”这个词,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心态,这样的心态会导致当事人充满委屈。
如果对方不愿意改变自己满足我们期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从这个途径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所以,这不是接受他、顺着他,而是接受和顺应现实。
美国提高关税,中国与之沟通无果,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就是顺着美国?不是,中国是接受现实,顺应现实,之后做自己可做之事,应对现实。
所以,如果我们无法通过改变他人满足自己,就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接受现实,听起来很悲哀。然则,也是最悲哀的积极生存策略。真正接受现实的人,此路不通,自有它法,才会从另一条路上走出一道风景。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眼这个小问题:
五、对双方都好的事,她为何不改?
我首先说,这个问题提得太一厢情愿。
而正是这样的一厢情愿,让很多人陷入亲密关系战争。家里整洁不是对谁都好吗?拜托,那是站在你的角度的“好”,对你家人不一定好。
“好”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评判,若非双方均认可,就别说“这对我们都好”。
是啊,看上去对双方都好的事,为何她不做?她傻吗?
比如抽烟的那些人,戒烟是不是对他的身体有好处,对于身边不抽烟的家人也有好处呢?那他们为何不戒烟呢?你会说有烟瘾不好戒。
且不说人家吸的愉悦不愿意戒,只说能成瘾者,必然也是不断强化的结果。吸烟带给烟民愉悦体验,有一种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感觉,这种愉悦不断在强化他的吸烟行为。人的行为也一样。
那么,我母亲的习惯满足了她什么需要呢?又是如何被强化的呢?
首先,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这个习惯背后有心理需要,那就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一个人的行为一旦与深层心理需要建立联系,行为的改变就不单纯是习惯这么简单了。
其次,家人在无意识地强化她的行为习惯。最初是因为母亲不知会大家,家人对她不放心不信任,不放心一个人就爱本能阻止她。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问她去哪里,她告诉我们之后,家人会说:“别去了,这事值得去吗?别去了,还要干么干么……”。这种阻止就造成她更不知会。
她为何不告诉我们?因为她不仅得不到支持,还经常被拦阻,她需要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掌控感!
最后发现,我们也是问题的一部分!我们不再强化,她的行为也有改变。
这就是关系,一个人可以塑造关系,而关系也会影响处于关系中的每一个人。
关系是互动的,有时候,某个人的行为问题只是关系问题的表现。比如孩子逃学行为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关系问题的显现。
有时候问题出在A身上,其实是B造成的或者被B强化的。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在有问题的A身上,觉得都是A的问题,单纯想着改变A,就南辕北辙了。
所以,如果你理解了,沟通了,对方都无动于衷。那么,采取自己的行动,一发动全身,就会牵动对方改变。
总有人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要我理解他们,他们为何不能理解我?”,这个问题恰恰说明是你想要改变这个关系,而不是对方。不要觉得理解他们,自己就付出多少、受多大委屈似的。你所不理解的,正是你的痛苦所在,理解别人只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
理解他人,往往是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不再用情绪为难自己。我经常说理解,不是因为我是圣人,也不是让读者变菩萨,恰恰是为了我们自己。
特别是在家庭关系中,理解家人,表面上是为了家人好,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为理解不等于接受,它可以让我们不能接受某人某事的时候,更清楚地看到当为不当为,然后让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理解他人不是为了控制他人,而是为了解放自己。沟通也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是为了增加理解。关系中,理解和沟通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们又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