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韬,北大中文才子。GQ中国版总主笔
来源:馒头商学院
学习引导
写作的基本的观念
1
大部分写作不依靠天赋和灵感。
2
写作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事,要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而不是只着眼于快速、便捷的具体的技巧。
3
写作不是一件孤立 的事情,是多种核心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同步得以提升,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展现。
4
提升写作能力的终极法则:练习、练习、反复练习
5
怎么面对自己的写作热情或充动
当你产生旺盛的写作冲动时,不要急于动笔。
首先理清写作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骤
第一章
如何确定写作主题
一开始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而写,写给谁看
1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
为甚么而写,为谁而写,想达到什么目的
类型,目的,主题,
理清读者需求,读者是谁,希望看到什么内容
读者读不懂,是因为读者和你的文章存在信息差
第二讲
什么样的文章自带传播属性
1
讲一个好故事是你的文章获得欢迎的最佳途径。
超级爆款的共同特征: 充满非常生动、鲜活 的故事细节,
2
窥伺是人类的天性。聚焦 于具体的人,聚焦于一个麻烦缠身的人
把要传递的价值观包裹在一个故事里。先讲故事后讲观点。人性本身是反说教的。
3
手机广告:生态化反 VS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后者画面感
困境的质量和强度决定故事质量
第三讲
好的故事应该聚焦怎样的人
好故事的主人公要遭遇困境、麻烦、危机。内在,这个人物是一个有欲望的人
当现实的实际状况和他内心的欲望发生落差的时候,
困境1 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
故事的本质:人类遭遇和面对解决困境的过程
第四讲 什么是决定故事质量的关键
困境的质量与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故事的质量。
一个好的故事要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本质的情绪反应
七个字来概括:喜、怒、哀、乐、惊、惧、恐
第五讲 动笔之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果想要读者了解故事的主人公的深层特征,理清几个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他想要什么
为什么想要
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取
会面对什么样的阻碍
他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
他解决阻碍的结果是什么
训练自己:一句话讲清楚这篇文章写什么
第二章 如何收集写作素材
搜集建筑材料
写作素材的分类:被动素材和主动素材。
被动素材是已经现实存在的 ,需要进行被动的消化吸收,是二手素材。
主动素材是你主动获取的很多信息,是主动与人沟通交流获得的,通过向别人进行
有针对性的提问的方式获得。
深入有效的交流沟通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能力。
第一讲 为什么搜集写作素材很重要
你以为你写不出是才华不行。错, 你是缺乏写作素材。
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詹姆斯。乔伊斯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冰山运动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只有1/8在水面上。
第二讲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一 为什么说写作素材是无穷无尽的
日常生活中有无限的素材。形成积累的意识。
有限的音符经过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可以形成无限的可能性。
二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素材贫乏,生活平淡
三 搜集写作素材的方法
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定期梳理、归纳。
使用印象笔记这个工具,它可以识别图像中的文字,关键词搜索时可以直接识别找到,提高效率。
第三讲 如何结合主题定向搜集写作素材
一 素材搜集的分类
被动素材:对已经存在的素材,进行消化、吸收、整理。
主动素材:没有一种固定的形式存储下来。需要对它进行主动的探知和挖掘。
采访就是主动积累挖掘主动素材的过程。
如何分配写作时间
搜集写作素材的时间比例应该更高。
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积累尽可能的写作素材。
被动素材的搜集方式
首先对搜索的来源进行分析
1 搜索引擎
百度 谷歌 微信 微博等一切的公共平台。
2 共享文库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咨讯 百度文库 论文库
3 媒体创造的信息
音频 视频 文字
4 读书
5
社交网络
知乎 提供的不仅是素材 还可看到干货 别人的观点
第四讲 如何完成主动素材的搜集
一
采访不是狭义的记者职责
二
采访是广泛的沟通范畴
采访是与人深入沟通交流的必备技能,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的意识。
采访善于跟人打交道,善于说服别人,善于拉近关系。
三
采访的基本步骤
1 找到采访的对象
找人,找到合适的人 找到和你写作主题相关的人,怎么拿到他的联系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指标。
首先需要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的意识
首先的方式 一定不是纯粹的陌生人,信任度太低 。去梳理一下他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构成。
聊完之后 ,再说一句话---“关于这个问题 我还应该去找谁。”
2 进行前期的准备
列好采访提纲
3 实战
如何完成一场高质量的采访
案例分析:采访MC天佑
找到这个人,之后 怎样说服他跟我聊
第一句话:通过微信后,让他觉得这个沟通对他有收获。
人都趋利避害,如果他认为对他无利,他可能会敷衍了事。
所以要建立对等的沟通机制。
分析对方的心理诉求和自己能给对方提供的价值。他之所以愿意和记者沟通,是因为记者能对他有传播的好处。或者记者是信息流动的枢纽,掌握更多更流动有价值的信息。
第五讲 采访必须避开的五类问题
搭建采访提纲,准备你的问题和需求,让他明白你想要什么。
五类问题陷阱
1 避免提出可以在其他渠道获取答案的问题,这会令对方不满。
2 避免提出是非问题,闭合性的问题。除非你是想要他明确的答案。
3 避免缺乏意义指向的问题,和你今天跟他的沟通的目的没有关联的问题,不要问。
4 避免问过于庞大的问题。切口尽量要细要小。
5 避免问绝对化的问题。
躲开雷区,避免提出的五类问题
筛除无效问题的有效方法
进行彩排预演
第六讲 如何选择合适的采访环境
选择合适采访环境的重要性,获取更多鲜活、立体、多维度的信息。好的环境应该是对方比较熟悉的。
合适的采访环境对采访有什么益处
1 对方比较松弛,
2 对方在熟悉的环境中, 你能对他产生更准确的更全面的理解认识这个人。
案例分析:采访MC天佑、唐家三少
第七讲 如何面对面进行深入有效沟通
1 如何让采访对象保持松弛的状态
开始营造出放松随意的闲聊的效果
先聊对方最近在做的事情,这样对方会感觉很舒服受人尊重。拉近距离。
有一个人际关系网络的意识,分析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找到你和他的交叉点,先去聊你和他共同认识的那个人,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 人对陌生人有抗拒心理,很难进行深入沟通。
采访像聊天,但不是聊天
采访像问答,但不是问答
聊天是漫无目的的,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写作素材,是目的明确的沟通交流。所以当对方开始偏离你的目标,你要及时带回到你想要的轨道上来。
问答不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沟通,本质是一方在索取一方在给予的沟通关系,这种沟通关系不对等,很容易中断。高质量的内容是需要双方的碰撞产生的。
2 面对面沟通的几个小技巧
进行有效的追问,根据他的答案的内容进一步进行挖掘。追问可以帮助你获取更多的细节,对方会更活跃,有被尊重被的感觉。
当你感觉到采访进行到对方很松弛愉悦的心理状态时,提出你的诉求。
第八讲 如何搭建写作结构
一 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结构之于文章,就像骨骼之于人体。
有些文章看不下去,是因为它的头绪不清晰,逻辑混乱,没有清晰的结构,明确的目的,只是凭直觉写作,是想到哪写到哪。
给别人看到文章,必须有明确的逻辑,必须事先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构思
精巧细密的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为文章增光添彩
带着结构意识,去搜集素材。
二 写作结构的搭建规律
组织结构的方式取决于文章的类型
举例说明:
说明书、教材--循序渐进
遵循基本步骤,
推理小说---设置悬念
倒叙 设置悬念。开始就给出结果。
说服别人---最重要的原因放开头,最无法拒绝的原因放结尾,在最强的音符上戛然而止。给对方一种强有力的说服力,让他无法拒绝你。最后给他点甜头
把信息进行一个重要程度的排列。
第九讲 关于故事结构新手常犯错误
一 线性化叙事结构带来的弊端
叙事流畅,主题足够清晰,细节足够丰富饱满,但读者不喜欢读,认为写的枯燥,干瘪,读不下去。其中一个原因是,写作结构上,缺乏构思。
逻辑清晰,叙事流畅,只是一个合格的文章,但不足以构成好文章。好文章应该有更高的标准。
新手难以突破的瓶颈,只会使用线性叙事,直白就是记流水账。只是按时间发生的顺序,把事情从头写到尾,讲了而已。
线性叙事的弊端是什么?读者睡着。
叙事的速率和节奏,有尽可能多的起伏和变化,让读者保持高度集中。
二 什么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写作结构
一个常见的故事结构框架
主人公--欲望--行动--困境--解决困境--结局
闭合式的结局
开放式的结局
强有力的逻辑关系 人物的动机行为 故事平缓 急速 故事节奏低谷 高潮
这只是基础的结构,还有优化空间
第十讲 如何优化写作结构
你的文章不必从头讲起。打破文章固有的线性的时间脉络。比如你写一个人物,你不需要从他的小时候讲起,更极端的说,你不应该从他的小时候讲起。
读者根本没有充足的耐心把你的故事读完,而只是看你的前三段是否足够吸引人。
应该把最有可能吸引读者的内容放在开头。从小写到大的写法有点粗糙。
从哪讲起,没有定论。思路:
可以按线性叙事的 一个天然存在的事件发展的 人物成长的逻辑 梳理出故事里每一个你认为非常重要的情节点进行提取, 将其中最有可能吸引到读者的 情节点 让他最能理解整个文章想要表达的情节点 他最感兴趣的点放在故事的开头。
第十一讲 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重要性: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
好开头怎么写
制造冲突 构建悬念 开门见山
卡夫卡的 审判。
傲慢与偏见 金句 调动注意力
一定要让自己的前三个自然段足够精彩
开头和结尾一定要事先规划
好结尾该怎么写
叶圣陶 找到适当的结尾,就如行路的人找到了
动笔前 盲人骑瞎马
收的恰到好处,动笔前构思
注意避免强行总结,画蛇添足
好的文章 要留有余味。
写好结尾的几个重要策略:
1 戛然而止的开头 ,直接停在最高潮,不交代后续结局。留给读者想象和解读的空间
2 首尾呼应 ,背影
3 留有悬念 沈从文 边城
好文章的三大特点:
凤头 猪肚 豹尾
开头像凤凰一样的美丽精彩
中间像猪肚子充实饱满
结尾像猎豹一样充满力量
一定要构思 不要在写的时候找感觉
一次性写出多种开头方式,
开头别扭,整篇都会敝塞
第四章 塑造写作风格
第一讲 塑造个人文章风格的重要性
打造个人品牌 ,建立起个人的品牌辨识度,具备更多的附加价值
个人风格使读者产生黏性
个人风格 个人的质感
让读者以为 读你的文章是有品位的事情
第二讲 如何把握文章的叙事节奏
一 形成个人风格切入的方法
1 找到合适的表达效率
过度追求高效的表达,造成信息的残缺,形成枯燥 、干瘪
2 如何对素材进行有效取舍
善于取舍,懂得详略
当你用更多的篇幅去讲一遍用更少的篇幅就能讲清楚的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两个问题:
拖慢叙事的速度,挑战读者的耐心在不重要的地方着墨过多,会导致文章的比重失调,真正重要的内容被淹没。
不懂取舍,还会出现信息非常密集,也非常扎实,但看完后一头雾水,不知道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这是因为作者的野心太大,他要表达的东西太多。
这段文章点明了,一篇文章如果试图想要传达过多的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实际上面面俱到是非常困难的。
need-to-insert-img
一篇文章的篇幅终归是有限的,一篇文章里面想要说清一件事,点明一个主题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个问题是 过于详细面面俱到缺乏重点。
还有第三种 问题,是过于简略
既不能过于详尽面面俱到,也不能过于精简过于简略
need-to-insert-img
读者和作者存在信息差
作者的写作方式过滤掉了大部分读者期待读到的内容。导致读者看不懂。
既不能太详细面面俱到,也不能过于精简。~
第三讲 如何优化行文节奏
如何一种按同一种速度去写,读者会厌倦
节奏的调整,节奏的快慢的
次要的内容少写,无关的内容不写,
长句短句结合。尽量避免出现只使用短句或只使用长句的情况
太长的段落
如何根据素材组织文章的详略写?
宏观节奏,微观节奏。
快,
慢,
长短句结合以及长短段落穿插。一味的短句太琐碎。一味的长句,让读者累,阅读负担。
长句,给读者有气势的感觉。使用几个长句后,用几个短句让读者透透气,歇歇。
叙事节奏,要对文章的素材进行分类
第四讲 怎样组织文章的叙事元素
1.什么是叙事元素?
2.叙事元素如何分类?
3.如何搭配不同的叙事元素?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概述和描写
概述更枯燥,抽象。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描写更具画面感
怎样组织文章的叙事元素
对素材进行归类,分为叙事的四种元素。
写作就是各种素材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
叙事元素指:概述、描写、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概述在单位的文字里提供更多的信息
描写相对提供的信息会少。
概述会枯燥,描写更生动。
一篇文章枯燥无味冷冰冰,硬,不好读。因为他概述的比重比较大。
一篇文章絮絮叨叨,描写的比重大。
尽量避免成段成段的连续出现概述或描写。写几个概述或描写的自然段后,要有意识的穿插不同的叙事元素。
间接引语比直接引语效率更高。间接引语夹杂了作者的二次提炼。
对于直接引语的使用要相对克制一点。
塑造个人风格,不同的腔调。
直接引语的腔调,不是作者无法改变的。直接引语占比重更多的时候,作者想要表现的风格就会被稀释。
直接引语叙事速度比较缓慢。会拖慢文章的节奏。
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
1对方的话富有个性,能让别人感觉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提示读者,关注凸现重要性
3写作的安全角度考虑,规避这句话存在的风险
要避免重复使用某一种元素。
广播体操理论
;:
1234--2234代表上述元素,。
直接引语只出现一次。其他元素出现两次。
不熟练的时候,可以按以上的方式去写。
熟练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文章中的直接引语比重过多的话,作者想要着力营造的风格就要受到稀释。
文章的叙述是有两种腔调的
直接引语的叙事速度缓慢,信息量小,会拖慢叙事的节奏。所以要克制直接引语的使用
如果原话比较个性,能直接鲜明的突出人的性格,使用直接引语
如果想要使用直接引语可以提示观众去关注这句话,可以使用直接引语
如果出于安全的考虑,怀疑对方有夸大和欺骗,又舍不得去掉这句话。那么使用某某称,某某说的方式,可以规避风险。
四种叙事元素要穿插排列,避免其中一个叙事元素连续反复出现。广播体操理论
一二三四 二二三四,四种元素交替出现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克制直接引语的使用(一指的就是直接引语)
如何塑造文字美感
1.精致、优美的文章一定等于好文章吗?
我们不是传递审美体验,而是传递写作的目的。
会偏离重心,刻意追求文字精致优美 很容易漏出破绽 。 一个作者对事情认知的能力 感悟的能力 审美趣味的高低 这是短时间无法得到提升的。
过于拘泥于文字的雕琢 文章会陷入华而不实 ,主题被华丽的辞藻掩盖。
避免炫技,自嗨
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是 清晰简练 准确。可以从以下讲:
让文章多出现名词 动词 少出现形容词 典故 老掉牙的故事 成语
频繁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会使文章啰嗦 不利落 过猛用力,给读者不好的体验
没有必要的东西,不要写。
如何塑造文章美感
精致、优美的文章不一定等于好文章。
好文本的标准:
逻辑自洽、通俗易懂、没有病句。
如何让你的文字读起来舒服:
清晰、简练、准确
避免炫技自嗨
让文章多出现名词、动词。
少出现形容词、副词,俗套,不准确,表述模糊,老掉牙的故事,这会显得啰嗦。频繁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容易让文章显得刻意,用力,做作,读者厌烦。
避免枯燥,单一的数据,避免空泛的概念。要用生动鲜活的细节和事例去表达。
避免陈词滥调,人云亦云的写作套路。避免太多人使用太多次的
2.什么是好文本的标准?
逻辑自洽
通俗易懂
没有病句
3.如何做到让你的文字读起来舒服?
4.如何避免陈词滥调、人云亦云的写作套路?
三类情况要避免
空洞数据 枯燥概念 陈词滥调
如何让文章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
写作是不可以速成的。
怎么提高技巧
1 不需要急于去找到原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不现实
任何一种你自认为是独特的写法 可能已经存在了
任何一种风格 可能已经有成熟的先例
找到自己喜欢的 有能力模仿的 风格 去针对性的 有意识的去模仿。
改变文章行文节奏的几个技巧
如何让文章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
写作不是速成,必须持续积累。
提升写作能力的速度,有技巧
不需要急于原创出自己的风格。
通过模仿找到自己合适的写作风格
验证文章好与不好的几个方法
如何对文字进行二次修改、润色
主要内容:
1.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2.修改文章的四步骤
3.如何对文章主题进行修改?
搞清自己的写作主题 ,确定主题是否发生了偏移。
一篇文章改五遍,好过五篇文章写一遍。
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理清文章的修改步骤,从大到小,从粗到细
修改文章的四大步骤
优化文章主题
修改叙事结构
调节行文节奏
改善语言风格
第二讲 如何优化文章的写作结构
切记避免流水账的叙事方式
优化写作结构的几个方法
故事不必从头讲起。
叙事的结构
第三讲 调整文章行文节奏的两种方式
从 宏观节奏,微观节奏两个层面进行二次的优化调整
宏观节奏,指文章的整体叙事节奏,要对它进行详略的优化。
一些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要进行更加多更加细致的描绘
一些相对比较次要的内容,进行的二次的精简和删除内容,加快叙事的速率
还有一些跟文章的主题没有关联,该砍就砍,不要觉得可惜
避免详略失衡
微观节奏,具体到某一段落,对句子进行短句,长句,中句的分类,以及更加有节奏感的排列组合,让它穿插交替使用,尽量避免某一种长度的句子重复出现
第四讲 如何改善语言风格
文本
不要炫技
南方周末多年前的记者编辑讨论的观点:
文本是燕瘦环肥的视角,固然可以浅笑嫣然,风花绝代,但也可以大巧不工,执拙守愚,没有人会固执地以为前者才是好文本。
好文本的标准
逻辑自洽,通俗易懂,没有病句
这段话,是让对文字有敬畏之心,压抑玩弄文字,过度雕琢,克制炫技的欲望,渲染过度反而减分
如何对文本进行优化调整
借助外脑修改文章的三个实用技巧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副词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