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网师骨干班的第五课——《学习技术在直播课程的应用》,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雷斌主任,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雷老师的课了,雷老师娓娓道来、风趣幽默的课堂讲述,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会走神,整堂课停下来,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我的收获与思考:
一、善于知识精加工
雷老师用一个吃羊腿的故事开始了今天的课程,在雷老师的描述中,运用了一些技巧,比如:我们熟悉的人,用了特别详细的描写,用了拟声词……这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一度被深深地吸引,最后,雷老师说这是个二度创作的故事,可见雷老师的讲述能力。
在这个小故事中,雷老师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要给知识进行精加工,学生才会喜闻乐见。这就好比我们做菜,你拿出一块新鲜羊腿,确实能让人知道这是新鲜羊腿,但是吃不下,因为它没有熟,反倒是第二个师傅,用心地烹饪,加上丰富的佐料,最后变成了一道正宗地道、美味可口的羊腿。
我们给学生讲解知识点也是,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没有对知识进行精加工,学生是更难吸收消化的,当我们老师花了时间去专研教材,想了办法把一个个知识点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讲出来,那么,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更加高效的。
二、善于讲故事
讲故事的能力,其实就是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能力。
雷老师说:一个故事要引人入胜,就要借用我们熟悉的人和事,让人有代入感;要有尽量详细地细节描写,比如穿什么衣服,高矮胖瘦,做了什么事等等,让人有画面感;当然,故事最最重要是能打动人心,这样的故事才会吸引人,当故事讲好了,课堂的内容讲述,自然而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三、善于知识联结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可以说非常简便,可以说极大的减少了知识不对称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不能再用原来教授学生的方法来教学了。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产生知识之间的联结,即知识之间有意义的重新建构。有将知识串联起来的能力,形成完整丰富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善于可视化
互联网时代就是读图时代,它不仅符合我们大脑获取信息的规律,也符合我们知识排列组合的原则。
大堆的文字,密密麻麻,看着都费力头皮发麻,但是,图形,图表就不一样,简单,清晰,明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可视化方式进行知识的呈现,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当然,我们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思维导图,可视化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教学需要技术,教学更需要艺术,当我们学会了技术,更要把这些技术运用好,不要让技术变成套路,而要让技术服务我们的学生,服务我们的教学,让技术熠熠生辉,让教育润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