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的读书拆书活动,90分钟里,大家全神贯注地倾听,并马上应用在课堂上,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记,一个半小时过去,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复盘》,复盘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适用于自己,也适用团队,而且还可以用来做引导和指导。也许,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事情一次就做对,但是,我们却有时间和精力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
回顾:
1、学习目的:完成一小时速读一本书的读书会。
2、学习目标:通过对《复盘》一书的一小时共读,让大家快速掌握这本书的核心脉络:什么是复盘——为什么要做复盘——怎么做复盘。同时掌握一个复盘四步法工具: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反思:
3、对标学习目的:完成。
1、 对标学习目标:要达成的目标(或者里程碑):一句话讲清楚全书内容。以及大家对复盘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加强化解,应用复盘四步法。完成率70%。
探究:
5、分析原因:(主客观因素)成功原因:大家都很热爱学习,90分钟下来,听的聚精会神。而且在总结回顾时大家都能回忆起今天学习的内容。
6、失败的原因:一小时拆完一本书,只能拆到框架结构。没有时间对工具进行A1、A2的应用,所以,应用工具的时候,还要长一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提升:
7、经验及规律总结:拆书法读书,理解《复盘》一本书是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组成。从而总结出自己的对复盘的概念的理解。并计划自己的应用。
8、行动计划:
(1)把复盘的概念用自己的话复述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听。(复盘是一种适用于个人学习成长、或者团队学习成长、或者指导他人的工具,这种工具是通过总结+推演,对过去进行回顾反思,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总结探寻,对未来和新的计划进行推演的方法。这个方法有系统方法论,可以通过《复盘+》来对工具的应用强化学习和练习。)
(2)在接下来的1-2周内对个人的某一事项进行一次复盘。
附录:
《复盘》
金句:
联想有一种称为复盘的学习方式:做一件事情,失败或成功,重新演练一遍。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原来目标是什么,当时怎么做,边界条件是什么,回过头做完了看,做的正确不正确,边界条件是否有变化,要重新演练一遍。我觉得这是提高自己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柳传志
复盘有小复盘有大复盘,小到每天睡觉前对自己当天经历的事情做个快速复盘,总结一下得失,大到一个公司的战略执行的复盘。
——孙陶然
本质上,复盘可能是我们唯一拥有的提升自己的方法。
什么时候可以去复盘呢?
联想集团几十年复盘实践的经验是:
1、 小事及时复盘。
2、 大事阶段性复盘。
3、 事后全面复盘。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件,只要你觉得必要,都可以进行复盘。
——P11
我将做事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称为柳传志环。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复盘是由柳传志引入到做事的过程之中的。柳传志环可以简称为PDF环。P代表Preview,指沙盘。D代表Do,指做的过程。F代表Fupan,指复盘。
——P12
R:阅读原文:
回顾、反思、探究, 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当我们做完一个项目,完成一个工作,提交一个成果之后,一般说来,事情就结束了。事情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我们才做到了事情的一半。还有另一半,也有很大的价值。这另一半,就是复盘。对于复盘来说,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回顾就是回顾过程,反思就是反思原因,探究就是探究规律,提升就是提升能力。回顾、反思、探究,是复盘的动作;提升,是复盘的结果。
我们用一次销售活动的复盘来举例。假定销售的产品是网络培训产品,销售时间花了三个月,计划销售额是100万元,实际销售额是10万元,去过学校,搞过讲演,做过论坛。
回顾,就是对这三个月的工作进行描述:1目标是什么(100万元).2结果如何(10万元)。3做了什么(跑了十几所学校,做了一些广告页,举办了一些讲座,在学校的网站上有一些宣传)。4与计划有什么出人(媒体宣传减少了,讲座增加了,网络宣传增加了。与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搭上关系的目标没有实现)。5产生了什么意外结果(渠道比原来熟悉了,在学校发展了一批做兼职的学生,如果下次有合适的产品,可以继续使用),等等。
反思,就是找出原因:1为什么实际销售额与计划差别那么大(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对,远程教育虽然看起来很热,自己代理的产品也是名牌,但是,真正愿意掏钱购买的不多。市场上卖得好的产品,都是跟收入挂钩的,比如职称类的,学习了考试了,可以得到加薪。其他的纯粹学习类产品,市场购买欲望还比较低)。2)为什么实际做的事情与计划要做的事情不完全一致(主要是现在的平面媒体不能辐射校园,而大学生,现在上网是极其普遍的,可谓是长在网上。因此,增加了网络营销的投人,减少了平面媒体的宣传).3时间上太仓促,错过了与主要消费者大面积接触的机会,只在学校推广了两个月,就到丁著假,很多学生都离校了。
探究,就是发现规律,找到房因背后的原因,发现问题背后中问题:D 对市场认知不对,是因为没有深入市场做调研。现在看来,消费者还是袁欢能够尽快得到实惠的产品,强调的是短线址,而不关注长期可能的效果,这是消费心理.2)做决策太草率。看到远程培训宣传得火,代理的也是名牌,就仓促决定上马,
归根结底是自己做决策之前只看见利益没看见风险。以后应该形成一个决策机制,在决策之前,不能光听厂家怎么忽悠,而是要看看做过的人是怎么说的。3这次损失巨大,是因为不能退货,都是先付款拿的货,亏的都砸在自己手里,这相当于没有给自己任何保护。以后凡是这样的产品,都不做,不管厂家多么大牌。4在做之前,厂家说有各种支持,但是交钱后,很多支持都没有兑现。 下一次找合作对象,要看接触的厂家的人,不能听他们说的,要看他们做的。那种说起来滔滔不绝、天花乱坠的厂家,不可信。经过这个复盘的过程,我们发现,如果重新来一次,则:第一,不会代理这种远程产品,代理的将是对消费者更加有即时效果的产品;第二,不会因为厂家说得好听就掏钱,保证了自己资金的安全,也节约了时间成本;第三,决策更加慎重。
P14-15
P31:
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事情一次就做对,却有时间和精力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
P44:
复盘,是我们知识组成的重要来源,也是自己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通过复盘,可以发现新的信息,提出新的假说,总结新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真正解决。
P46:
一个人的知识分为三类:基因知识,文化知识和原子知识(个体分立的知识)
P53:
复盘的三种类型:
复盘有三种类型,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复盘他人。
自我复盘可以随时进行,是个人获得成长的方便手段。团队复盘可以让复盘主导人和成员获得成长。复盘他人,则能够利用他人的事件让我们不花成本就获得成长。复盘他人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复盘标杆。
基因知识,文化知识,要么天生,要么后天积累养成,关于原子知识,当下有一个比较火的概念,叫知识晶体,在跃迁和精进中都有提到过,原子知识是组成知识晶体的基础。类似于我们读书、拆书,就是利用碎片化学习,积沙成塔,最终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