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句“主要靠气质”火遍全网。
气质好,成为了对不漂亮不妖娆的女性最好的赞美词汇,没有之一。但气质的具象是个什么玩意儿,不甚明了。很多人简单的归结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最近,对于女性气质具象赞美的最高词汇停留在了“雌雄同体”四个字上。
突然觉得这四个字是多么的般配我,作为一个创业中的中年老母,在家和老公称兄道弟,在外于商海搏击,除了长着女人的脸与身体,骨子里已经生生的活成了须眉大汉。
01
“妈,我想去香山玩。”
“姑姑,我也要去!”
还没来得及回答女儿,四岁的小侄女已经迫不及待的喊了起来。
于是,一手推着儿童车,一手抱着小侄女,肩膀上还得挂着巨大的外出包,一副力大无穷的金刚芭比的模样。
在小侄女来我家欢度暑假的日子里,我体验了一把二胎生活,更活出了一身孤勇的豪情。
父爱,永远如山一般,不是横卧在沙发上,就是如同飞来峰一样飞去了别的地方。携手这样一位猪队友,我只能加倍激发自己的男性荷尔蒙,使之具备男性的力量与胸怀。
不就是通个下水道嘛?不就是换个灯泡嘛?不就是用电钻往墙上打个眼嘛?......
想当年,我也是个娇滴滴的弱女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当自己活成了别人的妈妈,需要无条件的提供肩膀给孩子依靠的时候,弱女子的内心是强大的,力量更是无穷的。
女儿喊着肚子饿,侄女闹觉像树懒一样死死的抱着我的大腿。猪队友依然抱着他心爱的手机在沙发上继续着他的“父爱如山”。
好吧,靠不了别人就靠自己。
我抱起昏昏欲睡的侄女冲进厨房,一手抱娃一手挥舞着锅铲,中年老母雌雄同体的绝美魅力顿时一览无遗。
每一个妈妈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超人。
我的妈妈是水泥厂的车间工人,上的是三班倒的工作。我是眼见着我妈的辛苦。遇上上白班还行, 要是上中班或者晚班,那就是妥妥的连轴转。
中班是要上到半夜十二点下班。包装车间里水泥灰四处飞扬,戴着厚厚的两层口罩也是无济于事。下班后就像挖煤回来的一样,连鼻孔里面都是黑黑的水泥灰。所以,每次妈妈下班之后再收拾干净,通常已经半夜2点了。
这也就意味着,妈妈刚躺下三个小时又要起床给我们做饭了。
在车间,妈妈像个爷们儿一样,肩扛手搬,干着男性劳动力的体力活。工服一穿,口罩帽子一戴,除了个子矮点,夹杂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干活,无论从力度还是强度来说,都也丝毫不输给他们。
在家里,妈妈一手承包了所有的家务,用粗糙的手灵巧的给我们包书皮,细腻温柔,宛如最美的仙女。
多年后我和妈妈提及雌雄同体这个词,妈妈说,这于她是最贴切的形容。
02
我的一个发小,从小就是我的偶像。她的身上永远有一种令人着迷的气质,多变又极具魅力。
课堂上她像女主,落落大方回答得体;课外她像邻家女孩,温柔有趣;活动中她像女王,主控全场......
我一直幻想成为那样的人。可惜,我生性懦弱。
直到多年后我再次遇到了那位发小。
多年未见,她已经成为了某个媒体的频道总监。外型靓丽,走路带风,一派女强人的气势。言谈中我才发现,那个小时候的发小其实一点没变。她依然是那个和善风趣的邻居女孩。
那次见面后我们相互加了微信号。她的朋友圈动态里,健身比不读书少,工作中依然浑身散发着王者气质。时隔多年,她依然是那个自律向上的阳光女孩。
对,她就是女孩。
尽管年过四十,她凹凸有致的身材,弹可吹破的皮肤,无一不彰显着她依旧可以被归为“小姐姐”行列。
而我,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有气质也要有气场。
我开始学习吸纳男性的理性思维模式,用身为女性的局促优柔来中和男性的生硬冷峻,慢慢的,工作中的一些困境开始打开。其实,当你换种思维去思考问题时,就像上帝给你打开了窗。
我不再用纯粹的女性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周围的人。跳出了之前的性别属性的视觉之后,才发现,世界已经大了一倍。
除了职场生活的眼界拓展,家庭生活的错层次性也在逐渐拉开。
老公不再是单纯的老公,他还可以成为哥们,也因此,我们之间火星撞地球的大概率事件减少了很多,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当然,我也期望着哥们还可以变成姐们。
也许,当男性也活成雌雄同体的东方不败时,对于广大女性而言,未尝是件坏事吧。
“真正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