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前半部分偏干,介意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后半部分※
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能感知到的世界,是一元与二元的世界。至于极少数人是否能感知到这两者之外的世界,我则愿意去相信那种可能性。不论那是佛的世界,或是灵的世界,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
这里我们能讨论的唯有前者,即我们绝大多数人能体验到的世界,它既是一元的,也是二元的——一元与二元并存的世界。从二元的层面上说,指的即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即二元性的世界;同时,世界具有一元性。两者并不矛盾,二元是一元的体现,二元的本质是一元的。两者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其外在表现有时是一体两面。
了解世界是一元也是二元的,对于我们有着现实性的意义,它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自身与世界是互为映照的,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有时候为了了解自身,我们必须先去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
二元性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不存在单方面的作用。与一个力相对的,永远会有一个相同的力来与之平衡。这就是二元性的基本模型。这个模型看起来像是一种“对立”,所以也有了“二元对立”的说法,但这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已。
在二元性的世界里,永远有两股力量在起着作用,而且这两者永远能自相平衡。拿《易经》来说,这两股力量即是“阴”和“阳”。有阴必定有阳,有阳必定有阴,阴和阳无法孤立存在,就像作用力无法离开反作用力而单独存在一样。一切都是二者的相互转化。无论是转化或对立,都是一种平衡,一切都在平衡之中。
二元性的世界,即是物质的世界,是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的世界;是五光十色的世界;是虚妄的世界;是烦恼产生的世界……二元性本身并无好坏或对错,它亦是从一元中来;物质世界本身没有好坏或对错,所谓的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我们越是深陷于物质世界的纠葛之中,烦恼越是纷至沓来。这正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元性
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智慧《易经》就已经参透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并将这种规律(一元与二元之间的关系)简炼成一张直观而简单的图形来演绎,那就是太极图。
黑白的鱼形图案代表着阴与阳,即“二元”,其势是一种动势,代表阴与阳是运动的,它不断变化,同时又互为转化。白鱼为黑眼,黑鱼为白眼,代表着不存在绝对的阴或绝对的阳,阴与阳无法孤立存在,阴中一定有阳,阳中一定有阴。
阴与阳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太极。太极即是“无”,又是“一”,一即是一元。太极(一元)生阴阳(二元),阴阳变化生出万物。万物归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太极本意为既可大到无极限,又可小到无极限;可大可小,就没有了大小的概念。既然没有大小,就无所谓“有”或“没有”了,换言之,其中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有。在这种意义上,“一”就是“无”,“无”就是“一”,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们将一元的世界称为“真”、“真理”或“实相”,则是相对于“二元性”而言的。相对地,二元性的世界是“假”、“谬误”或“虚像”,这就是物质的世界的“实相”。现代科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切物质不过是0和1的组合,即是一种虚无。
佛家说的万物皆空,指的是万事万物皆有的性质,是一种“空性”。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的是虚无(一切来自于虚无,又注定要回到虚无中去),另一层指的是一种平等性,即万物皆平等。所以,空性亦是万物归一,亦是“无”。
空性或一元性不太能被言说,而需要被感知。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如果可以被言说,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换句话理解,真正的道是“常道”,它不需要变动,它自带完满的属性,它是完美的世界。当你把它说出来,道就从一元变为了二元,就是“无常”了。无常就是变动不居、变幻莫测,符合它的只有二元性的世界。
佛家所说的“小我”或“小心”,是二元性的自我,因为这种自我受到外界之力的拉扯,心之湖起了涟漪。而“大我”或“大心”,是一元性的本我(或本性),这个本我呈现本来的面貌,它不为外界所动,心之湖是平静的。
从“一元”、“二元”中学习
认识世界的一元性与二元性能给我们带来现实性意义,或实用性。诚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一元性中受惠,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二元性中学习到智慧。就像佛说人人皆有佛性,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开悟成佛一般。(所谓开悟就是一种“无”的体验,也就是体验“一元”、体验“空”。)
认识二元性对于普罗大众就显得有必要也有意义得多,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之打着交道,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之紧密联系着。当然,认识一元性能够锦上添花。
●得失心
二元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无法孤立存在,以“得失”为例,我们无法只得到而不付出,或者只付出而无所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便是一种自然法则。
当你抱怨别人工资多,自己工资少的时候,是否想过那些工资多的人往往付出得多?当你羡慕别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是谈得一手好钢琴、或是减肥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那正是他们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的之前的付出,才换来之后的回报?
佛家说:功不唐捐,意思是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得失心,使得我们脚踏实地。
●平常心
易经的易字是变化的意思,易经即变经,讲的就是宇宙之中的变化。变化是宇宙中的常态,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是一种自然规律。易经告诉我们,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状态,一种状态达到了顶点,它就会向反方向发展。所以,事情不会永远都是好的,也不会永远都是坏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好与坏,危险与和平都会来临,时机不同罢了。
我们是习惯性的动物,当太安逸的时候就会松懈,就会习惯于这种安逸,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居安思危,并保持一种警觉心,不然等事情变糟糕了,可能就晚了;身处低谷的时候,不要气馁,因为往往当事情坏到极点,情况就会逐渐好转起来,所以我们应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莫执着
一切皆是虚妄
我们从虚无中来,又注定回到虚无中去。明白这个事实,我们便懂得看开,处世便更豁达。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生命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一次一次抛弃的过程。我们终归是要回到那个纯粹的原点——“无”。
懂的放下,将使得我们的身心更加轻盈,同时也更加丰盛、更加自由。一个自由的灵魂,烦恼是远离他/她的。
世事无绝对,世事无完美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在变化与转化之中的。此时的对可能是彼时的错;此时的窘境也许是彼时的佳境;善人可能同时也是恶人……我们看“解释”这种行为,你会发现任何解释都是有“语境”的,任何解释亦是相对的、片面的、局限的,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只有……才……”、“只要……那么都……”、“……一定是……”、“……都是……”之类的句式时,你就要擦亮眼睛了,不要掉入它的陷阱里,一定要看清它的“语境”。我们很多时候引用别人的句子是“不合时宜”的,我们丢掉它的语境,而断章取义。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灵鸡汤”属于此类情况,而“心灵鸡汤”由此便成了“心灵毒药”。
世事无绝对,除了“变化”的机制,还有“意外”的机制——事物的变化不总遵循着既定的规律、逻辑和因果,总有“例外”,即是一种“无常”。例如,人群中总有少部分人与正常人不同,其中一些我们称之为“天才”;时不时的,世界之中总会出现至善之人(如修女特蕾莎、圣人甘地等)、一个天衣无缝的项目计划,最终可能因为某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导致全盘崩塌;一个健康的身体,可能某一天突然就停止了工作了…… 因为有“意外”的机制,证明了二元性世界的“不完美性”。既然世界是不完美的,就无须太执着。真理只存在于一元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是保持平常心,并将事情做到臻于完美就行了。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生活需要创新
事物的“变化”机制还告诉我们,生活需要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变”;创新亦是一种想象力。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生,是呆板、停滞和陈腐的;拥有想象力的人生,是新鲜、活泼和流动的。
●活在当下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只要我们还有思维,就无法摆脱二元性的束缚。“活在当下”使得我们暂时摆脱不必要的思绪的影响,仅关注当下在做的事情,比如好好吃饭,专心走路,享受音乐,认真交谈、感受一首诗、感知风……这样即是在某种程度上欺骗了二元性,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与二元性的对抗。它将二元性对我们的控制减少到相对低的程度;它使得我们的二元性活动变得相对单一化和简单化;它将我们的关注点,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多线性时间线转向“现在”的单线性的时间线;它产生的是一种“专注力”,而这种专注力能够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
以上智慧仅仅是一元与二元世界所带给我们的智慧宝藏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智慧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发掘、去感知。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体,而又与世界紧密相连。通过了解世界,我们变得更加自律与自爱,自律与自爱让我们成为自己。而惟有当我们成为自己的时候,我们与世界才是和谐的,我们自身才是自由的。